第123章(第1/2 頁)
她頓了一下,又道:“是不是後悔讓我搬回來了?”
崔珣倒是很快回答了她:“沒有後悔。”
須臾後,他又加了句:“話不多。”
李楹不由莞爾笑了笑:“你不嫌我,就好。”
崔珣看著她的燦然笑靨,低低說道:“怎麼會嫌你呢?我……”
他似乎接下來還想說什麼,但之後那句話,卻最終還是沒說,李楹等了會,見他沒再開口了,她於是說道:“不嫌就好,那我走了,你好好休息。”
她起身欲走,崔珣卻叫住她:“公主稍等。”
李楹不解回頭,崔珣好像有些不太好意思開口,半晌,才鼓了鼓勇氣,說道:“這個安神香,味道很好聞,可以為我多做些嗎?”
李楹沒想到他會說這話,難道他方才就是想跟她說這話嗎,不過這大概,是他第一次向她求取些什麼吧,她笑道:“當然可以了。”
崔珣定定看著她,說了聲“多謝”
,李楹點頭道:“你好好休息。”
她說罷,便出了門,但是出門之後,她也沒有回自己房間,而是直到看到綠色窗紗裡點著的白窯瓷燈燈芯熄滅,房中一片漆黑,她才轉身回去。
那之後,李楹每晚便為崔珣燃一小塊安神香,許是安神香的作用,又或許,是李楹在身邊的原因,崔珣噩夢幾乎再未出現過,他也終於能夠安眠入睡了。
偽造過所的查探,也有了些眉目,暗探回稟,司門郎中和員外郎看似清流,不依附任何一黨,但是家中卻出現了崔頌清的字畫,顯然私下已經做了崔黨,那看來偽造過所,是何人所指使,也便顯而易見了。
可是,為何崔頌清要替金禰偽造過所?
崔珣於是,便決定去試探一二。
但還沒等他前赴崔府,崔頌清卻主動找到了他。
朝會之後,百官賜廊下食,宰相則在政事堂用餐,盧裕民被聖人單獨召見,政事堂只餘崔頌清一人,崔珣剛夾起一塊糕糜,就有內監前來,說崔相公請他過去。
他起身之時,身側官員都對他投向詫異目光,眾人皆知,崔珣雖是崔頌清的侄子,但崔頌清向來鄙其為人,對他從來都是不假辭色,怎麼會突然邀他議事了,不過眾人又轉念一想,就算崔頌清對崔珣不假辭色,那崔珣也是他的侄子,況且,崔珣又是太后一黨,和崔頌清立場一致,兩人關係緩和,真是再正常不過了。
眾人也不再多想,而是繼續吃著廊下食,廊下食食盤一百道,還有三隻羊,另外還有各色水果和美酒,不可謂不豐盛,有老臣不由回想三十年前,廊下食規格只有如今一半,自太昌新政施行後,國庫日豐,貫朽粟陳,三十前那場前景不明的新政,到底是讓先帝賭對了。
政事堂青石鋪地,陳設古樸,光從外表看,並不能看出這是宰相決策天下大事的屋宇,崔頌清端坐在桌案之後,案几上放著的食盤上只擺了張胡餅,膳食比廊下食要簡陋很多,崔頌清見崔珣看著他的食盤,說道:“口腹之慾,不值一提,倒不如將那銀錢,為百姓多添些實益。”
崔頌清為官,的確做到了為國為民,崔珣點了點頭,端坐在他對面,他案几上也只擺了張胡餅,崔頌清道:“若吃不慣,可去廊下取些吃食。”
“不用了。”
崔珣道。
被囚在突厥的時候,他長年累月都是連張胡餅都沒得吃,經常一餓就是七八日,崔頌清覺得他不習慣簡陋吃食,那是看輕了他。
但崔珣也沒有過多解釋,他拿起酥脆胡餅,咬了一口。
其實換做以前,坐在伯父面前,他知曉接下來定然沒什麼好話,會連胡餅都沒胃口吃,但李楹讓他照顧好自己身體,他不想讓她失望,所以還是囫圇嚼了幾口胡餅,崔頌清看著他,徐徐說道:“聽說你去芙蓉園抓金禰,撲了個空。”
看來伯父果然是因金禰的事找他,大概是知曉了他查到了司門郎中和員外郎,所以才焦急到等不到廊下食結束,就找他進了政事堂。
崔珣將口中鮮香胡餅嚥下,然後拿起案几上的潔白錦帕,擦了擦手,平靜道:“的確撲了個空,但也不算一無所獲。”
“哦?”
“找到了一張偽造的過所,應是金禰沒來得及帶走的,順著那張偽造過所查了下去,倒是有些發現。”
崔頌清神色不變,他也沒問崔珣是什麼發現,只是道:“無論你發現什麼,抓金禰的事,都到此為止。”
崔頌清的要求,並沒有出乎崔珣意料,他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