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我在宋朝教王安石變法太超前 > 第4章 狠毒的朱金蓮

第4章 狠毒的朱金蓮(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楊兄弟好見識!”

秦觀震駭地向楊世鵬拱手。

楊世瀚和楊瑞娘也滿是震驚地看著楊世鵬。

“別這麼看著我,長得帥不是我的錯。”

楊世鵬靦腆地聳聳肩。

“哈哈。楊兄幽默。”

秦觀大笑。

“噗嗤。”

楊瑞娘也難得地為楊世鵬高興地笑翻。

四人有說有笑地到達朱雀門東南邊州橋新科進士放榜現場。

榜單已經貼在牆上。

狀元葉祖洽。

榜眼湯景仁、趙汝逴。

一甲三人之下,還有三百多名進士;一千多名特科。

後來促進北宋亡國的奸相蔡京和他那還算相對正直的弟弟蔡卞,同在進士名錄中。

狀元的狀,是在沒有科舉考試,國家人才靠寫舉薦信的時候,就已經有的說法。

當時寫的舉薦信就叫舉狀信。

元就是元首,元旦之類的元,第一的意思。

狀元的說法,從唐朝開始流行;就是科舉考試第1名。

榜眼的叫法,從北宋開始流行。

放榜的時候。

狀元排在第1排。

第2名第3名排在第二排,看起來像兩個眼睛,所以叫榜眼。

到南宋,第3名又叫成了探花。

探花原來是唐朝宮廷派去採花迎接狀元的探花使。

到北宋末年的時候,用它來戲稱第3名——跟狀元不沾邊又靠得很近。

所以到南宋,探花就專門指第3名。

這一年的狀元葉祖洽,確實是個不錯的人才。

文章直擊官場腐朽,主張加強反貪腐改革。

深受王安石此時兩大助理之一的“護法善神”呂惠卿賞識。

但反對派認為葉祖洽對祖宗之法缺乏敬畏,反對讓他當狀元。

最後交由宋神宗趙頊裁決。

宋神宗是千古少有的銳意進取變法改革君主,自然是喜歡敢於直面問題的人。

最後直接欽點葉祖洽為狀元。

楊世鵬和秦觀等人到來。

榜下已經聚集上千人,他們根本擠不過去。

不過排名已經出來。

前面已經看過榜單的人,紛紛在傳誦誰誰是狀元,誰誰是榜眼,誰誰是進士……

在外圍也能聽到結果。

見到秦觀道來。

正在跟王安石,王安石長子王雱(pang),“傳法沙門”曾布,“護法善神”呂惠卿和狀元葉祖龍,榜眼湯景仁等人聊天的蘇軾;歡喜地衝秦觀招手喊道:

“秦兄,你也來看榜?”

“愚弟來向新人才們學習學習。”

秦觀謙虛地上前回應。

“秦先生大名在外,當是我等向秦先生學習才是。”

在以鵲橋仙享譽文壇的婉約派詞宗秦觀面前,狀元葉祖洽拱手謙遜道,根本不敢託大。

“是的,是的,是我等應該向秦先生學習。”

湯景仁,趙汝逴和蔡卞等人,紛紛謙遜地向秦觀拱手回應。

“以少遊小友之大才。”

呂惠卿不拘一格地看著秦觀道,“若是願意做官,我等願意直接為朝廷推薦人才;無需走科考之路。”

“對對對。”

王安石的另一大幹將,也是蘇軾和秦觀好友的章惇也認真道,“我等可以直接為秦少游推薦。”

二十幾歲,年輕帥氣又名聲在外的秦觀,有這麼多大佬欣賞。

不在榜上,卻迅速吸引了周圍目光的注意。

“感謝各位前輩的抬愛。”

秦觀拱手謙遜道,“學生還是希望能跟所有學子一樣,憑科試結果入場。”

“年輕人好心性!”

王安石也頗為欣賞地誇讚一句。

叫楊世鵬跳大運河後,自己先一步趕到榜下的朱金蓮和她兩位哥哥的注意力也被秦觀吸引過來。

看到溼漉漉的楊世鵬站在秦觀身邊,朱金蓮以為自己表現的機會來了;快步上前伸手就去拉楊世鵬褐叱:

“你這一身溼漉漉的,跟這麼多大人物靠這麼近幹什麼?

你是想將你楊家的廢物傻氣傳給別人嗎?”

“楊兄,這是你什麼人?”

秦觀一臉詫異地看著楊世鵬問。

“家門不幸。”

目錄
綜影視之美強慘的清冷輔助凡骨超級巫師系統,給老子穿越四合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