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我在宋朝教王安石變法太超前 > 第17章 教神宗:何謂大略

第17章 教神宗:何謂大略(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漢高祖對陳平說:要多少錢你自己說,搞走項羽的腦袋——他的亞父范增就行;剩餘多少都是你自己的。

相比很多帝王摳摳搜搜地給屬下幾個錢,還反覆派人監察有沒有貪汙;這叫大略。

劉邦對韓信說:沒帶過兵?沒關係,我看好你,就讓你做大將軍。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這叫大略。

漢武帝對武將說:

寇可往,我亦可往。

不相信賊寇跟漢人相比有什麼三頭六臂,但具體怎麼往;那是衛青和霍去病的事情。

這叫大略。

唐太宗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居高處敢於承認客觀現實,這叫大略。

宋太祖說:不因言而殺人。

掌握天下權柄能夠約束自己做一個正常人,這叫大略。

孟子說:民貴君輕,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分得清輕重,看得到未來;這叫大略。

王子(王安石)說:以天下為己任,先講學而後行,搞財政也是政事。

一切從實際出發,關心實用性;自覺關心天下,這叫大略。

司馬光說:將愚卒弱,欲以此捕番外狡悍之寇;必不得其功。

一眼看到頭並敢於承認問題,這叫大略。

皇帝哥(神宗)說:人才,朕未見也。

不滿足於現狀,敢於開創和暢想未來;這也叫大略。

我說:普天之下莫非漢土,率土之濱,莫非漢人。

這,都是大略。”

楊世鵬一口氣列出一串。

王安石都忍不住詫異地認真看楊世鵬一眼。

司馬光也疑惑地打量楊世鵬。

變法派和反對派都有人詫異和蒙圈,不知道他到底是哪一邊的。

紛紛在心中嘀咕:

“才說王安石和皇帝沒有大略,結果又給他們,也把自己;都抬高道聖賢雄主的高度,那到底是有還是沒有?

這不是邏輯混亂自相矛盾嗎?

果然是個傻子!

傻子靠不住啊……”

“你小子睡清醒了嗎?”

神宗有些好笑地問,“你到底是想說朕與王相有大略還是無大略?”

“大略很多人都有一些,但無人能全有;且已有之大略,知而不行,不能行,錯行;最後有亦如無,甚至有更有害。

陛下有大略行細碎。

王相有大略不能行和錯行。

是以又有又無,有亦如無。”

楊世鵬說到這裡,一臉鄙視地看向司馬光道,“而司馬大人,知道將愚卒弱;想的不是如周瑜,陸遜和魯肅一樣去改變現狀,而是直接抱殘守缺擺爛;對外奴顏屈膝求苟安。

這便是有大略反有害。”

“哈哈……”

變法派和武將不少人忍不住笑出聲,開始聽到楊世鵬連皇帝都批評;不少人都變得緊張起來,楊文廣,蘇軾和蘇小妹;更是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結果楊世鵬一個語言藝術大轉折,讓司馬光來墊底;所有的關注從神宗和王安石身上轉移。

大多數變法派成員都幸災樂禍地看向司馬光。

司馬光滿臉黑線。

神宗忍著笑為自己辯解:

“老子曰圖大於其細,為難於其易。

俗話也說,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

朕若是不從細處著手,大略如何落地?”

“皇帝如天下之腦,腦袋整天去做那些雞毛蒜皮之事。”

楊世鵬看著神宗不以為然道,“要手足與屁股何用?

從大處著眼,從細處著手;是手去行,不是腦袋去行。”

“有道理,有道理!”

不少朝臣對楊世鵬的說法紛紛稱是。

王安石也投來佩服和欣賞的目光。

“小子言之有理,是朕思路狹窄了。”

神宗誠實勇敢地承認自己的不足,很有修養地沒再去為自己狡辯;反而一臉認真地看著楊世鵬問道:

“如何改變將愚卒弱?”

“王相知道,護法善神呂惠卿知道,種諤將軍,折克行將軍,折可適將軍,姚兕將軍,王韶等人,都知道。”

楊世鵬隨口道,“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其他人不要在旁邊自以為是想當然添亂,就是最好的做法。

漢高祖不會去關心韓信怎麼打仗。

目錄
綜影視之美強慘的清冷輔助凡骨超級巫師系統,給老子穿越四合院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