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安撫將士(第2/3 頁)
而在南宋這邊,朝堂上已經分成兩大派系,一派支援議和,一派堅決反對。反對的大臣中,有一位名叫趙鼎的諫臣,他站出來大聲說道:“陛下,金人狼子野心,此時議和,恐怕是有詐,日後再圖我大宋。”
宋高宗有些動搖,秦檜說道:“陛下,如今我大宋連年征戰,國力疲憊。先迎回梓官和韋太后才是首要之事。”
,!
宋高宗終於下定決心:“朕意已決,與金人議和,命使者速去金國商談。”
那南宋使者名叫李佑,他帶著高宗旨意和大批的金銀財寶前往金國。當他到達金國的營帳時,見到完顏撻懶後,恭敬地獻上財寶,說道:“我家陛下願與貴國議和,依照貴國提出的條件行事。”完顏撻懶看著財寶,大笑起來說道:“你們南朝皇帝倒是識趣,不過這梓官之事,可不能有絲毫差池,待我們準備妥當,便會派人送回。”
第二日,金國開始準備送還宋徽宗梓官的事宜,他們重新修繕梓官,也把相關的儀式佈置得頗為隆重。而南宋這邊,宋高宗滿心期待著梓官和生母歸來。
然而,金國皇帝完顏亶決定收回詔令,下旨將全面派兵攻打宋朝。
百姓面對金人的狼子野心,大家感到害怕。此時,秦檜寫信給金使高慶裔,為何宋金和談突然中止,莫非是朝堂發生變動。
金使高慶裔回覆說道:“你我的盟約已經作廢,完顏宗翰已經去世,金熙宗任命完顏宗磐和完顏昌等主持國政,反對議和。”
秦檜收到金使信件後,他的手中原本握著的玉石酒杯“哐當”一聲掉落在地,酒水灑滿了一地,就如同他此刻亂成一團的心緒。
心腹謀士王源問道:“秦大人,這可如何是好?”秦檜臉色蒼白,說道:“一旦兩國再次交戰,自己的榮華富貴即將煙消雲散。本相以為靠議和能保我富貴,現在卻被這突變的局勢給打破,不知如何是好?”
秦檜在書房裡來回踱步,他想起自己多年來在南宋朝堂上排除異己,打壓那些主戰派,為的就是迎合金人的議和意圖,從而鞏固自己的地位,如今這一切都將化為泡影。
他對著王源說:“主戰派定會藉此機會彈劾於我,在朝堂上,我將再無立足之地。”
王源沉思片刻,壓低聲音說:“大人,或許我們可以想辦法重新促成議和。金國內部雖然有反對之聲,但定有可利用之人。”
秦檜眼睛一亮,黯淡下來說道:“這談何容易,完顏宗翰一死,金國局勢變得複雜難測。況且,那完顏宗磐和完顏昌可不像宗翰那般好打交道。”王源說道:“大人所慮正是。”
幾日後朝堂上,主戰派的大臣們聽聞金國反對議和,要派兵攻打宋朝,他們義憤填膺,上書要起用岳飛和韓世忠為將,上奏高宗提出討伐金國的侵略。
九月十二日張浚引咎辭職,十六日宋高宗以萬壽觀使兼侍讀急召趙鼎急赴行在所建康,趙鼎認為罷免將領劉光世對局面十分不當,而且會引起諸武將的恐慌,反抗的心思產生,從而更加難以號令。
次日,朝廷授趙鼎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晉升四品官職。
十八日趙鼎與群臣再論淮西事,上陳防秋大計。宋高宗坐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中,周圍環繞著精美的珠簾和華麗的雕飾。大臣們站立在兩旁,他們神情嚴肅。
趙鼎上前一步,上奏說道:“陛下,淮西之事至關重要,如今臣特來上陳防秋大計。”
宋高宗說道:“淮西之事開始報來時,執政大臣們奏事都不當,只有朕不為所動。”
趙鼎接著說道:“還是陛下聖明,現在對待諸將,尤其應該靜以待之,否則越會增加諸將驕蹇之心。”此時,臺諫們卻坐不住,他們交頭接耳一番後,便互動指責淮西沒有防備,朝堂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
宰相趙鼎卻神色鎮定,不慌不忙地說:“行朝擁兵十萬,敵兵攻來,自可足以抵抗,如有他變,臣身任其責。”他的聲音在宮殿裡迴響,帶著一種堅定的力量。
坐在一旁的丞相秦檜心中暗自冷笑,他一直視趙鼎為眼中釘,肉中刺,覺得這是打壓趙鼎的好機會。於是,他站出來陰陽怪氣地說:“趙大人,話可不要說得太滿。淮西之地地勢複雜,敵軍若是突襲,恐怕十萬兵馬能否抵擋得住,還是兩說呢。”
趙鼎看了秦檜一眼,心中滿是鄙夷,恭敬地對高宗說:“陛下,臣在淮西之地早已有所部署。淮西的將領們都是忠心耿耿之人,只要不出現內亂,外敵來犯時必定齊心協力。臣對淮西的地理形勢也做過仔細勘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