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腸胃清道夫(第1/2 頁)
早晨,李時珍精神抖擻地站在豆田之中,望著成片的大豆,他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他小心地摘下一顆飽滿的大豆,仔細地觀察著它的形態和色澤,“此豆,色黃而圓,性溫,味甘,能健脾利溼,清熱解毒。”
他一邊說著,一邊將大豆遞給一旁的徒弟,“去,將這大豆煮成粥,給那位患了溼熱之症的患者送去。”徒弟接過大豆,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師傅,這大豆真能治病?”李時珍微微一笑,“自然,《本草綱目》中記載得清清楚楚,這大豆可是一味良藥。”
李時珍正在研究大豆的功效,一位病人因消化不良前來求診。李時珍靈機一動,讓病人每日服用豆漿,並仔細觀察其脈象和症狀變化。病人開始時半信半疑,李時珍則是一臉自信,邊觀察邊記錄。
幾天後,病人的消化不良明顯改善,李時珍得意地對病人說:“你看,這大豆就是神奇的‘腸胃清道夫’!”病人驚訝不已,連連稱讚李時珍醫術高明,而李時珍則在心中暗自得意,自己又為《本草綱目》增添了一筆。
李時珍撓了撓頭,望著一盤子香噴噴的大豆。他眯著眼睛,以一種彷彿在與本草對話的語氣,慢悠悠地說:“大豆,你這豆中之王,功效非凡啊!”他用手指輕輕觸控大豆的表面,彷彿在感受它的紋理,“性甘平,入脾、胃、腎經,能健脾益氣,利水消腫。”
他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彷彿能聞到大豆的香氣,“望診,你的色澤金黃,氣味清香,脈象平穩,是上等之品。”他拿起一顆大豆,放入口中,細細品味,“食療之法,可煮可炒,亦可磨漿,美味無窮。”他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正沉浸在對大豆研究中的李時珍,突然聽到外面一陣喧鬧聲。他放下手中的大豆出去檢視,原來是一位村民帶著家中病弱的孩子前來求醫。孩子面黃肌瘦,氣息微弱。李時珍趕忙上前診治,一番望聞問切後,眉頭緊皺。這孩子並非一般病症,乃是先天體弱加上長期營養不足。
李時珍沉思片刻後,轉身回屋取了些大豆,又搭配了幾味溫和的藥材交給村民。他囑咐道:“將此與大豆一同熬煮,每日喂孩子喝下。”村民面露難色,擔憂地說:“李神醫,這真能行?”李時珍拍了拍他的肩膀,堅定地說:“放心,大豆補氣血,再輔以這幾味藥調理,定能起效。”
數日後,孩子的氣色竟漸漸好轉。村民感激涕零地帶著孩子前來感謝李時珍。李時珍欣慰地看著康復的孩子,心想這大豆果然不愧是大自然饋贈的寶物,自己一定要更加深入探究各種本草的奧秘,讓更多百姓受益於這些天然的藥材。
李時珍在本草中記載:黑大豆,這看似平凡無奇的豆子,卻蘊含著無盡的神奇功效。
中風口歪時,只需將三升大豆熬熟,直至微微冒出煙霧,然後放入瓶中,倒入五升美酒浸泡。經過一天以上的時間,服用一升美酒,再用厚被子緊緊捂住,讓身體稍稍出汗。若是已經噤口,可加入半斤獨活,輕輕捶破後一同泡酒。產後也應如此服藥,以預防風氣,同時還能消除結血。
熱毒攻眼,導致眼睛紅腫疼痛、臉部腫脹時,可用一升黑豆,分成十個袋子,在沸水中蒸熟,交替著熨燙患處。
身體和臉部浮腫時,取一升烏豆,加入五升水煮沸,煮至三升後,再加入五升酒,繼續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若不見效,可再次服用。此外,還有一個方子:將烏豆煮至豆皮發乾,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送服。
腹中痞硬時,用半升大豆和生薑等分,加水三升,煎至一升,一次服下。
水痢不止時,取一升大豆(炒過)和半兩白朮,一起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米湯送服。
男子便血時,用一升黑豆,炒至焦黑,研成粉末,用熱酒淋過,去除豆子後飲酒,效果極佳。
一切下血時,將黑豆在皂角湯中稍微浸泡,炒熟去皮,研成粉末,加入煉製的豬油製成丸子,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用陳米湯送服。
遭受折傷、墮墜,導致瘀血在腹中時,用五升大豆,加水一斗,煮成二升汁液,一次服完。連服三次即可痊癒。
牙齒疼痛時,用黑豆煮酒,頻繁漱口。
胞衣不下時,用半升大豆,加入三升醇厚的美酒,煮成一升半,分三次服用。
而大豆皮,生用時可治療痘瘡目翳;嚼爛後,可敷在小兒尿灰瘡上。
李時珍揹著手在醫館內踱步,眼神時不時落在桌上攤開的《本草綱目》中關於大豆的記載上。“這大豆啊,真是個寶。”他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