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趙員外重修文殊院 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第4/5 頁)
典詩句:
(一)《水滸傳》第四回梗概:
魯智深因三拳打死鎮關西出逃代州雁門縣,在此遇到金老女婿趙員外。趙員外將他接到莊中熱情款待。住了七八日後,魯智深得知官府緝捕甚緊,打算離去。趙員外為讓他躲避災禍,送他去五臺山文殊院出家為僧,法名智深。
魯智深做了和尚後卻不適應寺廟生活。他不坐禪,還喝酒打人。他打造了像關王刀一樣的戒刀和禪杖,假借過往僧人名義喝酒吃狗肉,在半山亭拽拳使腳,打坍亭子、打壞金剛,甚至還想放火燒寺院。回寺後嘔吐,又給禪和子嘴裡塞狗腿,搞得大家卷堂而散。監寺、都寺遣眾人來打他,魯智深趁酒醉大鬧一場,最後被長老喝住。因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搞得寺院雞犬不寧,趙員外只好把文殊院重修。後來智真長老只好將他介紹到東京大相國寺他師弟智清長老處。
(二)主要人物:
魯智深:愛憎分明、扶危濟困、武藝高強,但性格魯莽、不受拘束。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鎮關西后,到五臺山出家避難。在五臺山,他難以忍受清規戒律的束縛,喝酒吃肉、大鬧寺院,展現出其率性而為的一面。
趙員外:金老的女婿,他心地善良,熱情好客。魯智深在雁門縣被他收留,後來為幫助魯智深躲避官府追捕,送他到五臺山出家。他對魯智深有恩,並且在魯智深大鬧五臺山後,還重修了文殊院。
智真長老:五臺山文殊院的長老,他是一位有智慧、有德行的高僧。他看出魯智深雖然魯莽,但有佛性,所以收留了魯智深,並多次寬容他的過錯。後來因魯智深實在難以在五臺山安身,便將他介紹到東京大相國寺。
(三)經典詩句:
“九里山前作戰場,牧童拾得舊刀槍。順風吹動烏江水,好似虞姬別霸王。”這是挑酒桶的挑夫所唱的曲,此曲充滿了歷史的滄桑感,也為後文魯智深的大鬧五臺山營造了一種特殊的氛圍。
“酒中賢聖得人傳,人負邦家因酒覆。解嘲破惑有常言,酒不醉人人自醉。”此句對酒的作用和影響進行了一種辯證的闡述,同時也暗示了魯智深因酒而大鬧五臺山的情節。
“心頭火起,口角雷鳴。奮八九尺猛獸身軀,吐三千丈凌雲志氣。按不住殺人怪膽,圓睜起卷海雙睛。直截橫衝,似中箭投崖虎豹;前奔後湧,如著槍跳澗豺狼。直饒揭帝也難當,便是金剛須拱手。”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魯智深大鬧五臺山時的威猛氣勢和憤怒的狀態。
“有分教,這人笑揮禪杖,戰天下英雄好漢;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讒臣。直教名馳塞北三千里,果證江南第一州。”這是第四回結尾的評語,高度概括了魯智深的性格和行為特點,也暗示了他未來的命運和影響力。
九、用不同詞牌名來解析“趙員外重修文殊院,魯智深大鬧五臺山”:
《沁園春·文殊院與魯智深》
趙府員外,善心重修,文殊禪院。看殿宇巍峨,佛光璀璨。智深狂放,大鬧五山。剛猛不羈,豪氣干雲,打破清規顯真顏。乾坤轉,悟世間永珍,道義在肩。
周易哲理深涵,陰陽變、道義心中傳。嘆人生起伏,命運多舛。善惡有報,因果迴圈。世事無常,心向光明,智慧指引破迷團。展宏圖,看英雄本色,笑傲人間。
《水調歌頭·文殊院風雲》
趙員外義舉,文殊院重修。魯智深性起,大鬧五臺悠。周易乾坤之道,世事變幻無常,玄機心中留。剛柔並濟處,道義展風流。
陰陽變,風雲起,思悠悠。江湖恩怨,愛恨情仇在心頭。且看英雄豪邁,不畏艱難險阻,壯志未曾休。智慧光芒綻,前路任遨遊。
《卜運算元·智深與文殊院》
趙府善重修,禪院展新貌。魯智深狂性難收,大鬧五臺山峭。
周易蘊哲思,道義心中繞。世事紛繁皆有因,悟透乾坤妙。
詮釋:
《沁園春·文殊院與魯智深》詮釋:這首詞描述了趙員外重修文殊院的善舉,以及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的豪放行徑。詞中體現了周易哲學中陰陽變化、道義傳承的理念。魯智深的剛猛與不羈,如同打破常規的力量,而他在這過程中所展現的真顏,也讓人感悟到世間永珍和道義的重要性。同時,詞中也表達了對人生起伏、善惡因果的感慨,以及在智慧指引下突破迷團、追求光明的決心。
《水調歌頭·文殊院風雲》詮釋:詞的上闋講述了趙員外重修文殊院和魯智深大鬧五臺山的情節,強調了周易哲學中乾坤之道和世事無常的道理。下闋則深入探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