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黑旋風喬捉鬼 梁山泊雙獻頭(第1/3 頁)
一、七律詩詞對《<水滸傳>第 73 回:<黑旋風喬捉鬼 梁山泊雙獻頭>的周易哲學解析》的解析:
(二)《七律·水滸回目周易析》
黑旋捉鬼顯陽剛,水泊雙頭獻義腸。
易理陰陽藏變幻,豪情意氣譜華章。
錯疑錯怪終知錯,剛猛剛柔各有方。
世事無常皆有定,智深勇毅道滄桑。
(二)詮釋:
這首詩圍繞“黑旋風喬捉鬼 梁山泊雙獻頭”的情節,結合周易哲學的思想,表達了對故事中人物行為和命運的理解。詩中體現了陰陽變化、剛柔並濟以及對世事無常的感慨,展現了《水滸傳》這一回目的深刻內涵和哲理韻味。
“黑旋捉鬼顯陽剛,水泊雙頭獻義腸”:描述了李逵捉鬼展現出的陽剛之氣,以及梁山泊好漢們獻出頭顱所體現的義氣。
“易理陰陽藏變幻,豪情意氣譜華章”:指出周易哲學中陰陽變化的道理蘊含其中,而好漢們的情意和氣魄譜寫了壯麗的篇章。
“錯疑錯怪終知錯,剛猛剛柔各有方”:體現了李逵最初錯怪宋江,最終認識到錯誤,也說明了剛強與溫柔各有其方式和作用。
“世事無常皆有定,智深勇毅道滄桑”:表達了世間事物變化無常但又有其必然規律,展現了好漢們的智慧和勇敢,以及他們所經歷的滄桑。
整首詩透過對《水滸傳》第 73 回的周易哲學解析,深入挖掘了其中的內涵和意義,展現了文學與哲學的交融之美。
(三)回目:《水滸傳》第 73 回,經典梗概,主題思想,經典情節,經典詩句,經典典故為“黑旋風喬捉鬼 梁山泊雙獻頭”。
經典梗概:
李逵和燕青從東京回來的路上,投宿狄太公的莊子,狄太公說莊上鬧鬼,求李逵幫忙捉鬼。李逵發現所謂的“鬼”其實是狄太公女兒和姦夫王小二在裝神弄鬼偷情,李逵認為女子偷漢子是不忠的行為,便殺了這兩人。
之後在荊門鎮劉太公莊上,劉太公說他十八歲的女兒被冒充宋江與柴進的草賊搶走了。李逵嫉惡如仇但性急,不分真假是非,回到梁山砍倒了“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並要與宋江以頭相賭。與劉太公對證後,發現確實不是宋江所為。李逵自知理虧,便負荊請罪。隨後他與燕青一起去牛頭山尋找真兇,殺了兩個冒充宋江的強賊,救回了劉太公的女兒,回山向宋江獻頭請罪。
主題思想:
批判草寇惡行:這一回透過劉太公女兒被強賊冒充梁山好漢搶走的情節,側面批判了那些打著正義旗號行惡的草寇行為,他們的所作所為給真正的梁山好漢帶來了不良影響,也讓百姓遭受苦難。
凸顯梁山好漢的正義:儘管李逵行事魯莽,但他在得知自己錯怪宋江後,能負荊請罪,並且去捉拿真兇,最終救回劉太公的女兒,展現了梁山好漢的正義感和知錯能改的品質。同時也體現出梁山好漢對自己名聲的看重,不容他人玷汙。
反映人物性格的複雜性:突出了李逵性格中的魯莽與忠誠、率真等多面性。他聽聞劉太公女兒被搶之事,未經調查就認定是宋江所為,體現了他的魯莽;但他對梁山的忠誠以及事後勇於認錯、敢於捉拿真兇的行為,又體現了他的正直和勇敢。
經典情節:
李逵捉“鬼”:在狄太公莊上,眾人都以為有惡鬼作祟,李逵卻不信邪,主動捉“鬼”。結果發現是狄太公女兒和姦夫的偷情行為,他毫不留情地將兩人殺死,展現出他的果斷和對這種不道德行為的厭惡。
李逵大鬧忠義堂:李逵聽聞劉太公女兒被宋江搶去,憤怒不已,回到梁山直接砍倒了“替天行道”的杏黃旗,與宋江以頭相賭,完全不顧及宋江在梁山的地位和兄弟們的阻攔,將他的魯莽、衝動以及對宋江的信任危機展現得淋漓盡致。
李逵負荊請罪:當知道自己錯怪宋江後,李逵沒有逃避責任,而是揹著荊條到忠義堂請罪,這種行為體現了他的直率和敢作敢當,也反映出梁山好漢之間的義氣和規矩。
牛頭山殺賊:李逵和燕青前往牛頭山尋找真兇,經過一番周折終於找到並殺了那兩個冒充宋江的強賊,救回了劉太公的女兒。這一情節凸顯了李逵的勇猛和燕青的機智,也讓故事的情節更加跌宕起伏。
經典詩句:《水滸傳》第 73 回中似乎沒有特別經典且廣為人知的詩句。
經典典故:這一回中涉及到的典故較少,主要是故事中“負荊請罪”的情節可以看作是對廉頗藺相如“負荊請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