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水滸風雲七十回,乾坤妙理蘊精微(第1/4 頁)
一、七律詩詞對《〈水滸傳〉第 70 回的周易哲學解析:飛石與棄糧的乾坤之道》的解析:
(一)《〈水滸傳〉第 70 回乾坤解析》
水滸風雲七十回,乾坤妙理蘊精微。
飛石絕技乾坤動,棄糧奇謀勢態移。
剛柔並濟陰陽合,攻守相承智慧彌。
周易哲思藏奧秘,英雄故事展雄奇。
(二)詮釋:
這首詩圍繞《水滸傳》第 70 回,從周易哲學的角度進行闡述。“飛石絕技乾坤動”描述了張清飛石的威力,體現了乾卦的剛健;“棄糧奇謀勢態移”則展現了宋江棄糧擒敵的策略,暗合坤卦的柔順。“剛柔並濟陰陽合”強調了乾坤之道的相互交融,“攻守相承智慧彌”突出了其中蘊含的智謀。最後,“周易哲思藏奧秘”點明瞭主題,“英雄故事展雄奇”則概括了這一回的精彩之處。
(三)水滸傳第 70回回目,經典梗概,主題思想,經典情節,經典詩句及經典典故
回目:《水滸傳》第 70 回回目為“沒羽箭飛石打英雄,宋公明棄糧擒壯士”。
經典梗概:盧俊義攻打東昌府,遇到猛將沒羽箭張清,連輸兩陣。宋江前來助戰,張清用石子打中宋江手下十五員大將。吳用用糧草車子和船隻誘使張清出城劫糧,張清去搶水中船上糧食時被水軍頭領擒拿。隨後,吳用又使人打進東昌府內。張清被宋江的義氣所動,願意投降,還舉薦了獸醫皇甫瑞上山。
主題思想:
這一回進一步體現了“官逼民反”的主題。東昌府的張清本是朝廷將領,而梁山眾人是反抗朝廷的起義軍,但因為各種緣由雙方發生爭鬥,從側面反映出當時社會的混亂和矛盾,使得不同立場的人之間產生衝突。
也展現了梁山好漢們的英勇和智慧。面對善用飛石的張清,梁山眾人雖吃了虧,但最終透過吳用的計謀成功擒獲張清,體現了他們在戰鬥中不斷成長和應對挑戰的能力。同時,宋江以義氣感化張清,突出了宋江的領導才能和梁山好漢們的團結精神。
經典情節:
張清飛石打將:張清出場後,先後用飛石打中徐寧眉心、打傷韓滔鼻凹、擊中彭玘面額、打中宣贊嘴邊、擊中呼延灼手腕、打倒雷橫、打傷朱仝脖項等,讓梁山眾多英雄豪傑吃盡苦頭,展現了他飛石絕技的厲害。
董平戰張清:雙槍將董平新降宋江,為顯武藝出戰張清。兩人交戰數合,張清撥馬便走,董平緊追不捨。張清兩次用石子打董平,都被董平躲過,展現了董平的敏捷身手和張清飛石的威力。
宋江義釋張清:張清被擒後,宋江手下眾人慾殺張清,被宋江攔住。宋江對張清以禮相待,最終感動張清,使其自願投降。這一情節體現了宋江的仁義和大度,也為梁山增添了一員猛將。
經典詩句:
“龍虎山中降敕宣,鎖魔殿上散霄煙。致令煞曜離金闕,故使罡星下九天。戰馬頻嘶楊柳岸,徵旗佈滿藕花船。只因肝膽存忠義,留得清名萬古傳。”這首詩概括了梁山好漢的聚義以及他們的忠義精神,為後文的故事發展奠定了基調。
經典典故:此回中沒有特別典型的獨立於《水滸傳》故事之外的經典典故,但“沒羽箭”這一稱號的由來可算一個相關知識。在歷史上,漢代飛將軍李廣曾有射石的典故,《史記·李將軍列傳》中記載,李廣打獵時看到草叢中的一塊石頭,以為是老虎,就射箭射去,箭竟然射進了石頭裡。後來發現是石頭後,再次射箭卻不能射進石頭了。而張清的“沒羽箭”稱號,是因為他的飛石技藝高超,如同李廣的箭術一般厲害,飛石打人百發百中,不需要用羽毛來穩定箭的飛行,所以被稱為“沒羽箭”。
二、《〈水滸傳〉第 70 回的周易哲學解析:飛石與棄糧的乾坤之道》
《水滸傳》第 70 回“沒羽箭飛石打英雄,宋公明棄糧擒壯士”,這一回目猶如一幅充滿張力與玄機的畫卷,蘊含著深刻的周易哲學內涵。
在周易中,乾坤二卦代表著天地、陰陽,是萬物的根源與起始。而在這一回中,“沒羽箭飛石打英雄”與“宋公明棄糧擒壯士”這兩個情節,正體現了乾坤之道的相互作用與轉化。
“沒羽箭”張清,以其飛石絕技威震四方。飛石,象徵著乾卦的剛健與力量。乾卦以龍為象,龍能飛天遁地,變化莫測,正如同張清的飛石,出其不意,威力無窮。他的飛石打英雄,展現了一種強大的攻擊性與主動性,如同乾卦所代表的陽剛之氣,勇往直前,無所畏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