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張管營因妾弟喪身 範節級為表兄醫臉(第1/3 頁)
一、七律詩詞對《周易哲學視角下的〈水滸傳〉第 103 回解析》的解讀:
(一)《〈水滸傳〉第 103 回解析》
水滸回目百千章,一百零三蘊哲芒。
管營因妾身喪殞,王慶怒殺禍源藏。
周易陰陽詮世理,命運起伏道無常。
因果報應皆顯現,和諧平衡蘊滄桑。
(二)詮釋:
這首詩圍繞《水滸傳》第 103 回,結合周易哲學的觀點,描述了其中的情節與哲理,體現了命運的變化、因果迴圈以及對和諧平衡的追求。
詩的首聯指出《水滸傳》眾多回目中,第 103 回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光芒。頷聯具體描述了回目中張管營因妾弟之死而身殞,王慶怒殺張管營等人的情節,其中隱藏著禍端。頸聯則強調了周易哲學中陰陽的闡釋以及世事無常的道理。尾聯進一步點明因果報應的顯現以及和諧平衡所蘊含的歲月滄桑之感。整首詩透過對第 103 回的解析,展現了周易哲學與文學作品的交融,以及其中蘊含的人生智慧和命運感慨。
(三)《水滸傳》第103回回目,經典梗概,主要人物,經典情節,經典詩句,經典典故,中心思想及指導思想
回目:《水滸傳》第103回回目為“張管營因妾弟喪身 範節級為表兄醫臉”。
經典梗概:
王慶幫龔端兄弟暴打了冤家黃達,還教他們武藝。為表謝意,龔家人一起跟隨王慶到了陝州牢營,賄賂管牢的張管營,使得王慶免受皮肉之苦且可自在出行。
然而,張管營小妾的弟弟龐元曾被王慶打傷,張管營為報私怨,便各種找茬對付王慶,手段狠毒。王慶得知實情後,夜晚怒殺了張管營和龐元,連夜出逃。
路上王慶遇到了表兄範全(任房州節級),藏於城外定山堡以東範全所買農田躲避。百餘日後,範全用安道的辦法治好了王慶臉上的金印,陝州官府一直捉不上他,官司之事也就虎頭蛇尾了。
主要人物:
王慶:本回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性格較為魯莽,先是在龔家村幫龔端兄弟打了黃達,後因曾打傷張管營的妾弟龐元,遭到張管營的報復,最終怒殺張管營和龐元后出逃。
張管營:陝州牢城營的管營,因妾弟被王慶打傷,利用職權對王慶進行報復,但最終被王慶所殺。
範全:王慶的表兄,任房州節級,在王慶出逃後幫助他躲避官府追捕,並治好了王慶臉上的金印。
經典情節:
王慶怒殺張管營和龐元:張管營為了給妾弟龐元報仇,對王慶百般刁難,王慶得知真相後,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夜晚潛入張管營住處,將張管營和龐元殺死,這一情節展現了王慶的魯莽衝動以及被逼無奈後的反抗。
範全為表兄醫臉:王慶出逃後遇到範全,範全幫助王慶躲避官府追捕,並想辦法治好了王慶臉上的金印,此情節體現了範全對王慶的親情以及他的機智。
經典詩句:
“好勝誇強是禍胎,謙和守分自無災。只因一棒成仇隙,如今加利奉還來。”這幾句詩暗示了王慶因好勝打傷龐元,從而與張管營結仇,最終遭到報復的因果關係,也體現了一種對為人處世的思考。
“爽口物多終作病,快心事過必為殃。金風未動蟬先覺,無常暗送怎堤防!”這幾句詩則是對人生境遇的一種感慨,提醒人們要懂得節制和防範未知的災禍。
經典典故:本回中沒有特別明顯的經典典故,但故事中王慶的經歷可以反映出封建社會官場的黑暗和腐敗,以及底層人民的艱難處境,這與《水滸傳》所表達的“官逼民反”的主題相呼應,是對整個作品主題的一種體現。
中心思想:
這一回透過王慶的遭遇,進一步揭示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不公。張管營作為牢城營的管理者,濫用職權,為了給妾弟報仇而迫害王慶,反映了當時官場的腐敗和黑暗。王慶在被逼迫到絕境後,選擇反抗並殺死張管營和龐元,展現了底層人民在無法忍受壓迫時的反抗精神。
同時,也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利益和權力的影響下變得複雜和脆弱。王慶原本以為透過龔家的賄賂可以在牢城營中安穩度日,但卻因為之前的一次衝突而遭到張管營的報復,說明在封建社會中,人情世故和權力關係相互交織,普通人的命運往往難以自主。
指導思想:《水滸傳》的整體指導思想是對封建社會的批判和對農民起義的同情與讚揚。第103回在一定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