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改革的終點(第1/2 頁)
外事紛紛擾擾,都打擾不到埋頭江南西路的韓明,韓大安撫使。
雖然接到了來自廣南東路轉運使的情報,大致是關於廣南東路內部出現隱患的問題,但是韓某人依舊我行我素,深耕江西的鹽法改革。
來到江西已有小半個月,除了新鹽法改革外,韓明還主持了地方文化教育建設,興建學校。
這對於江西上下階層來說,都是一個利好訊息。
外加出身江西的王介甫從中斡旋,韓明在江西融入的很好,並沒有太多的波折。
直到韓明把手淺淺的伸入江西的軍事體制時,整個局面瞬間震動,掀起了一股不小的波瀾。
這讓韓明在心有悸動的同時,也感慨大宋這攤死水,想攪活起來,需要的工夫,實在太多。
“大人想嘗試在內地進行軍事改革,怕是很難。”
“雖然江西剛剛經歷一場暴亂,但是人們的心裡,還是沒有太大的危機意識。”
王介甫看著在廳堂走來走去的韓明,放下手中的毛筆,勸說道。
“我是想過很難,但不曾想他們對於這件事如此牴觸。”
“官員還好理解,守內虛外這種傾向自開國以來一直存在。”
“可是那些農工商怎麼也如此呢?”
“軍事改革,不但能夠騰出巨大費用開支,減少百姓對地方廂兵的稅收供養,也可以保護賴以生存的家園。”
“為什麼呢?!我實在是搞不懂?!”
韓明揹著手,有些急躁的走來走去。
“大人可知,大宋官制軍制從開國後,就數次易變,百姓不知道改革的好處嗎?知道!”
“但是改革所帶來的是否是向好性,就要大打折扣。”
“畢竟前車之鑑還放在那裡,老百姓不期望能夠變好,只要不變壞就可。”
王介甫坦誠直言,說起‘前車之鑑’時,定睛看著韓明。
韓明神色一變,知道王介甫說的是慶曆新政的失敗,以及後續朝廷更加大了對百姓的壓榨。
這是改革失敗後,保守派的反擊和釋放。
“只要維穩就行嗎?!”韓明有些迷茫的撫摸著書桌上的一疊厚厚紙張。
那是他和王介甫來到江西半個月以來的全部心血。
也是被近代梁啟超譽為“秦漢以後第一大文”的《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初本。
這是王介甫早有的打算,不過來沒來得及構思,就被韓明給請到了江西做幫手。
當看到這個新科狀元有著他祖父一般的改革進取之心,王介甫也是感慨傳承不斷。
並邀請韓明一起,完成這篇萬言書,期望能夠嘗試推動大宋自上而下的改革。
不過二人在對一些改革方向上有了分歧。
王介甫認為大宋現在積貧積弱,需要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
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
但韓明指出王介甫在一些改革流程和方法上容易造成“奪窮民之銖累” 和“痛抑猛士” 的弊端,甚至有可能形成“民苦於役”。
他認為應當在富國強兵的同時,增加百姓的收入,提高百姓的生存環境,實現民富國強。
並且強調,無論是‘政’、‘財’、‘軍’、‘文化’等存在方式應當是以百姓優先,而不是成為壓榨和掠奪的工具。
甚至韓明提出‘三步走’戰略,先‘軍’後‘財’再‘政’的順序。
“不不不,大人在富民的方向上,我還是能夠理解,可是這個三步走,為什麼一定要先軍事改革呢?!”
王介甫很是奇怪,這跟正經順序的‘財’、‘軍’、‘政’、‘文化’的不一樣啊?!
“你覺得大宋生活的時代,是屯兵好?還是屯糧好?”
韓明不覺得先‘經濟’改革有什麼不對,但是你的‘經濟改革’成果如果給他人做了嫁衣,那這和失敗有什麼意義。
“大人是覺得北遼和西夏不會放任我們簡單的實行改革?”王介甫的神情有些嚴肅,因為他確實沒想過這一點。
“大宋向好的發展,契丹和党項不一定坐得住,只有一個半死不活的中原王朝,才是一個好王朝!”
韓明的話讓王介甫的目光一下子從國內,跳到了整個國家博弈的層面思考。
“先‘軍事改革’,並不一定非要全面鋪開,最優先是在邊疆地區定點實驗,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