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西域總督(第2/2 頁)
這一幕,讓所有的使者都感到震驚和恐懼。他們看著張遼,彷彿看到了一個殺人如麻的惡魔。
而張遼,卻彷彿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重新坐回主席臺上,繼續他的演講:“各位使者,我希望你們能夠明白一個道理。在這個世界上,實力決定一切。華朝之所以能夠在西域立足,是因為我們有強大的實力。而你們,如果想要在西域生存下去,就必須接受華朝的庇護和管理。”
張遼的話,臺下所有使者都紛紛表示贊同和支援。他們知道,在這個強者為尊的世界裡,只有依附於強者,才能確保自己的安全和利益。
在接下來的會議中,各國使者紛紛表示願意放下爭端,迴歸各自的生活。他們同意在張遼的調解下,解決各自的疆域和民族糾紛。而張遼也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威望,成功地調解了多起糾紛,讓西域重新迴歸了和平與繁榮。
至於巴特爾,實際上就是烏孫國派出來挑釁一下華朝,爭取一下自己利益的犧牲品。隨著張遼毫不留情的斬殺,以及數千騎兵兵臨城下,烏孫國國王一下就清醒了,願意聽從張遼張總督的一切安排。
隨著會議的圓滿結束和烏孫國的服軟,絲綢之路也變得更加安全暢通。來自華朝各地的各種先進工業品源源不斷地運往西方,將西方的金銀珠寶、奇珍異獸換回華朝。這條東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再次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而張遼,作為西域都護府的總督,也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和威望,在西域各國中樹立了極高的威信。他成為了西域的守護者,也是東西方交流的橋樑。在他的努力下,西域各國與華朝的關係日益密切,共同創造了一個繁榮穩定的西域新時代。
為了鞏固西域的穩定與發展,張遼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加強了華朝軍隊在西域的駐紮和巡邏力度,確保絲綢之路的安全暢通。同時,他還積極推動西域各國的經濟合作與文化交流,讓各國人民在相互瞭解和尊重的基礎上建立起深厚的友誼。
在張遼的努力下,西域各國逐漸形成了團結互助、共同發展的良好氛圍。他們紛紛效仿華朝的制度和文化,推動本國的改革與進步。而華朝也透過西域這個視窗,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強大與繁榮。
隨著時間的推移,西域逐漸成為了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地區。各國人民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和睦相處。而絲綢之路則成為了連線東西方文明的紐帶和橋樑,為世界的繁榮與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然而,在張遼的心中,卻始終有一個未了的心願。那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夠真正將西域納入華朝的版圖,讓西域真正成為華朝的一部分,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分裂成幾十個小國家,各自為戰,互不統屬。
儘管有華朝居中協調,但在這些小國的邊境上,還是會時不時出現一些爭端的。毫無疑問,這是一種對人力、物力的無端消耗。
如果西域全部歸於華朝統治,那這些摩擦就不會發生,或者少發生,各國軍隊也可以進行大量裁撤,將更多的勞動力用於生產生活,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
無論對華朝來說,還是對西域老百姓來說,這都是大大有利的。唯一吃虧的,可能就是如今的各國國王和貴族了。
因此,張遼的這個願望如今暫時還實現不了,還得讓國內再發展發展再說。如果能以優厚的生活條件吸引各國國王主動率臣民歸附,那無疑是最好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