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一統全球(完結)(第2/3 頁)
迷城的城門轟得支離破碎,城牆也搖搖欲墜。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泰羅納酋長國的防線徹底崩潰,酋長也被華軍生擒活捉,這個曾經輝煌的酋長國就此走向了滅亡的深淵,被華朝所佔領。
隨著泰羅納酋長國的覆滅,華朝在南美大陸的征服之路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至太平卅七年(230年)年底,南美大陸的大部分人口聚集的地區都已淪為了華朝的領土。華軍的鐵蹄幾乎踏遍了這片廣袤的土地,將一個個部落、聯盟乃至酋長國都納入了華朝的版圖之中。
當然,在這片遼闊的大陸上,仍有些許地方未能被華朝所征服。那些地方大都是亞馬遜叢林的深處、安第斯山脈的崇山峻嶺之中,或是其他一些征服成本過高、環境過於惡劣的區域。對於這些地方,華朝選擇了暫時的放棄。即便其中還散落著幾個原始的部落,但在華朝看來,他們並不足以構成威脅。畢竟,隨著科技的進步與交通的發展,未來降服這些部落不過是遲早之事。
就這樣,華朝在南美大陸的征服之戰暫時告一段落。
打完南美大陸的最後一仗後,張循繼續啟程北上。
歷經一個多月的漫長航行,時間的車輪悄然駛入了太平卅八年(231年)。在這春意盎然的季節裡,皇帝張循與張合率領著北方軍區的剩餘主力部隊,在大西洋艦隊的護航下浩浩蕩蕩地駛入了墨西哥灣海域。
他們的目光堅定而深邃,直指北美大陸靠近墨西哥灣沿岸、後世的美國佛羅里達州和密西西比州等沿海地區。
這片土地以其得天獨厚的地形與宜人的氣候,孕育了無數生機勃勃的印第安人部落。他們在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與生活方式。然而,當華軍的鐵蹄踏上這片土地時,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經過長達半年的艱苦征討,華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橫掃了這片土地上的所有印第安人部落。奇蒂瑪察人的英勇、馬克斯維爾部落的堅韌、福切馬里尼聯盟的團結、米勒部落的智慧、科佩納人的狡黠、聖羅莎·斯威夫特溪部落聯盟的頑強、維登島部落的神秘、凱茲人的勇猛、聖約翰部落的純真、瑪納索塔文明的輝煌、盧卡薩人的高傲、德貴斯塔族的剛毅、貝爾格萊德人的聰慧以及泰諾人的不屈,都在華軍的強大攻勢下黯然失色。
每一個部落,每一片土地,都見證了華軍那不可阻擋的征服之路。
在北美大陸上,面對華軍洶湧而來的強大力量,各個印第安人部落的反應各異,展現出了不同的反應。
有些部落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和對時局的精準判斷,早早地便意識到了華軍那不可抗拒的威勢。當他們目睹了華軍那巍峨壯觀的軍艦,以及那足以震撼人心的先進武器時,便明智地選擇了主動投降,以期在新的統治下尋求一線生機與發展。
然而,並非所有的部落都能如此識時務。有那麼一些部落,他們或是因為對權勢的執著,或是因為對華朝武器的未知和無畏,選擇了負隅頑抗,試圖以微弱的力量去對抗那不可一世的華軍。但他們的勇氣與決心,在華軍那威力無窮的大炮與軍艦面前,顯得如此渺小與無力。
一場場激烈的戰鬥過後,那些曾經試圖抵抗的部落,最終都被華軍的炮火所吞噬,化為了歷史的塵埃。而他們的領袖與戰士,也在華軍的強大攻勢下被迫投降,成為了華朝統治下的一員。
不過,當張合在攻打征服這些印第安人部落的時候,張循並未在墨西哥灣靜待張合的凱旋。他帶著北方軍區剩下的幾千陸軍,在大西洋艦隊的護航下,繞過了佛羅里達海峽那洶湧澎湃的海域,沿著後世被美國東海岸線的漫長海岸,一路北上。
最終,在華軍的強大攻勢下,後世美國東海岸的德普特福德聯盟、怒溪文化、威廉部落、霍普維爾人等眾多部落,都紛紛敗在了華軍的鐵蹄之下,成為了華朝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張循的領導下,已縮減至兩千多人,卻依舊鬥志昂揚的北方軍區陸軍部隊,繼續踏上了北上的征途,最終抵達了後世北方加拿大的土地。
在那裡,他們遭遇了梅斯克瓦基族、貝奧圖克人以及多爾塞特部落聯盟等眾多印第安人部落的頑強抵抗。然而,在華軍那銳不可當的攻勢下,這些部落的防線紛紛瓦解,最終都淪為了華朝的附屬。
隨著一個個部落的征服,華朝在北美大陸的版圖不斷擴張,其勢力範圍已經觸及了這片大陸的每一個角落。至太平卅八年(231年)年底,華朝終於迎來了歷史性的一刻——全部佔領南北美洲大陸,將整個美洲都納入了華朝的統治範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