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招賢令起波瀾,帝后一錘定音(第1/2 頁)
肖逸風回府後,召集李雲龍、婉兒、表叔葉雲瀾等人,率先說道:
“表叔,我即將赴蒲州任職,人生地不熟,您覺得我該帶哪些人呢?”
表叔捻鬚,沉穩道:
“逸風,錢糧財政是根基,得有得力之人掌管,教育也至關重要,關乎蒲州未來啊。”
肖逸風點頭:“岳父也這麼建議,還推薦了幾位相關人才呢。”
李雲龍介面:“逸風,刑獄律法的專業人才決不能少,那是蒲州安穩的保障。
還有農業,民以食為天,得有人推動。就說蒲州那片鹽鹼地,得有懂改良的人。”
肖逸風眼中閃光:“雲龍說得對,這些人蒲州急需。”
婉兒微笑著說:“夫君,商業也不能忽視。
咱們在名下的酒樓經營得好,可帶些人去蒲州開酒樓,開啟商業之路。
這對賦稅和民政都有益。表叔若不去,你得有謀士在旁。”
肖逸風感激道:
“多謝娘子、表叔、雲龍。”說
著在紙上書寫:“財政需善於理財的賬房。
教育要有德高望重的學正和各類教諭。
刑獄要明察秋毫的師爺和高強的捕頭。
農業需懂農事和改良土壤的農官。
商業得有靈活的掌櫃和市吏。”
肖逸風接著說:“招賢令我有了想法。
今蒲州廣納賢才,不論職位高低、男女老少,皆有機會。
若有官職在身者,願往蒲州助力,本侯必向朝廷如實呈報諸位功績。
若能使蒲州之地錢糧充裕、水利興修、商業繁盛、刑獄清明,朝廷晉升之路,本侯定當竭力舉薦。
無論爾等原是京官或地方小吏,蒲州皆為大展宏圖之舞臺。
若為學子,才學優異、品行端正者,蒲州願為汝等搭橋。
無論經史、律法、天文、地理,或是算術、醫術、農學等各科之才。
經考核後,成績佼佼者,本侯將力薦入國子監深造,望日後為國家社稷效力。
若為平民百姓,身懷一技之長,諸如工匠,無論木工、鐵匠、石匠,技藝精湛者;
或醫者,妙手回春、醫德高尚之人;
亦或其他擅長畜牧、紡織等技藝者。
蒲州皆歡迎之。
一來,可獲高薪厚祿,保家庭衣食無憂;
二來,雖大多暫為吏員之職,但憑能力亦有晉升之望,與官同榮,共為蒲州發展盡心竭力。
蒲州亟待賢才,望各方誌士響應,共鑄輝煌,福澤百姓。”
寫完展示給眾人,婉兒誇讚:“夫君真有才,這令周全,定能吸引賢才。”
表叔點頭:“逸風,此令一出,蒲州有希望了。”
眾人讚歎,對未來充滿期待。
此招賢令一出,朝中大臣紛紛議論。
朝堂之上,皇上龍顏大悅,讚道:“肖逸風此令能廣納賢才,於我大梁發展大有裨益。
人才匯聚,地方興盛,國家方能長治久安。”
然而,今日上朝之時,局面並非如此和諧。
諸多大臣各執一詞,有支持者,亦有反對者。
戶部尚書林大人、禮部尚書蘇大人,還有魯國公,皆力挺肖逸風的想法。
稱讚其高瞻遠矚,為蒲州發展用心良苦。
但御史大夫王大人、大理寺卿李大人等一干人等,卻面露不滿。
御史大夫王大人出列奏道:
“陛下,肖逸風此招賢令雖看似美好,卻隱患重重。
如今朝堂之上,多是世家子弟,寒門寥寥。
此令一出,不論男女老少、世家寒門皆可應招,日後恐打破朝堂平衡。
且蒲州若大量任用寒門子弟,世家之權勢必被削弱,於國之穩定不利。”
大理寺卿李大人也附和道:
“陛下,王大人所言極是。
寒門子弟未經系統培養,驟然為官,恐難以勝任,易生亂子。”
皇后娘娘在旁,輕聲對皇上說道:
“皇上,朝中有人反對,實乃在所難免。
逸風此舉,震撼朝野,觸動了一些人的利益。
您瞧,這招賢令不論男女老少、世家寒門,皆有機會。
就說這次科舉,狀元是世家出身,可榜眼、探花都是寒門子弟。
逸風打算帶李雲龍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