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計然(第1/2 頁)
一、簡介
計然,辛氏,名鈃[jiān],字文子,又稱計倪、計研,號計然、漁父,是春秋時期宋國葵丘濮上(一說河南商丘民權縣、一說河南省蘭考縣、一說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臨濮集一帶)人。他是一位著名的謀士和經濟學家,博學多才,尤善計算,對治理國家的策略極有研究,善於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談論治國方略。計然收越國大夫范蠡為徒,傳授其七計,范蠡輔佐越王勾踐,用其五計便成功滅掉了強大的吳國。計然還著有《文子》(又名《通玄真經》),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人物生平
1. 出身與求學
計然出生於春秋時期宋國葵丘濮上的一個貴族家庭,他的祖先是從晉國逃亡至宋國的落難貴族。儘管出身顯赫,但計然外表卻看似平庸、愚鈍,這或許是他大智若愚的一種表現。計然自小非常好學,通覽群書,對天文地理無所不通。他時常觀察學習大自然,善於從事物剛開始發生露出端倪時,就能預見到事物的發展規律,洞悉別人的想法。
2. 遊歷與收徒
計然品行剛直,酷愛山水,常泛舟出遊,而不肯主動遊說自薦於諸侯。因此,儘管他才冠當世,卻不為天下人所知。在南遊到越國的時候,計然遇到了范蠡,並被范蠡的才華和志向所打動,收其為徒。范蠡對計然十分敬佩,虛心向他學習治國理政和經濟之道。計然向范蠡傳授了七條計謀,這些計謀後來成為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的重要法寶。
3. 輔佐越王
范蠡曾試圖將計然推薦給越王勾踐,但計然卻對范蠡說:“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榮樂。”這顯示出計然對人性深刻的洞察力和對政治局勢的敏銳判斷。范蠡後來輔佐越王勾踐,成功運用計然的計謀,只用了其中五條便滅掉了強大的吳國,洗刷了越王勾踐曾經的恥辱。
4. 著作與思想
計然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謀士,還是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他著有《文子》(又名《通玄真經》),書中闡述了他的治國理政和經濟思想。計然認為,治理國家必須注重經濟基礎的穩固,透過積累財富、發展農業、促進商業等措施來增強國家的實力。他的這些思想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譽為中國古代市場經濟的先驅。
三、主要影響
1. 經濟思想
計然的經濟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的著作《文子》中。他強調經濟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認為“五穀者,萬民之命,國之重寶也”。他主張透過積累財富、發展農業、促進商業等措施來增強國家的經濟實力。計然還提出了“旱則資舟,水則資車”的經濟策略,即在乾旱時積蓄船隻,在洪水時積蓄車輛,以備不時之需。這一策略體現了計然對市場需求和供應規律的深刻洞察和預見性。
2. 治國理政
計然的治國理政思想也頗具特色。他認為治理國家必須注重道德教化和法治建設相結合。他主張君主應該尊崇仁義、任賢使能、明察秋毫、賞罰分明。同時,他還強調君主應該關注民生疾苦,積極採取措施減輕百姓負擔,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這些思想為後世的政治家和學者提供了寶貴的借鑑和啟示。
3. 對後世的影響
計然的思想和著作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經濟思想被後世經濟學家所繼承和發展,成為中國古代市場經濟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治國理政思想也為後世的政治家和學者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鑑。此外,計然的事蹟和傳說也被廣泛流傳下來,成為後世文學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之一。
四、軼事典故
1. 計然與范蠡的師徒情誼
計然在南遊到越國時遇到了范蠡,並被范蠡的才華和志向所打動,收其為徒。范蠡對計然十分敬佩和感激,虛心向他學習治國理政和經濟之道。計然向范蠡傳授了七條計謀,這些計謀後來成為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的重要法寶。范蠡在輔佐越王勾踐的過程中,始終牢記計然的教誨和指導,最終成功實現了滅吳雪恥的目標。這段師徒情誼也成為後世傳頌的佳話之一。
2. 計然的“七條計謀”
計然向范蠡傳授的七條計謀分別是:一曰“知鬥則修備”,即知道要爭鬥就要做好準備;二曰“時用則知物”,即掌握貨物出產的時間和用途就瞭解了貨物;三曰“旱則資舟”,即乾旱時積蓄船隻以備不時之需;四曰“水則資車”,即洪水時積蓄車輛以備不時之需;五曰“務完物”,即務必保證貨物的完好無損;六曰“無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