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6(第1/2 頁)
咳,言歸正傳。
雍月小課堂開課了,什麼課?洪荒故事科普課。
自盤古開天后,雍月又講了道魔之爭、龍鳳爭鬥、鴻鈞成聖、三千講道、分發紫氣、巫妖大戰、女媧造人、女媧成聖、伏羲隕落、不周山倒、女媧補天、三清立教、三清成聖、西方教立……一直講到武王伐紂周朝建立才算結束。
之後的故事,大家也都能從各家各國的歷史記載中看到,所以雍月也不打算多費口舌,但單從這些故事中講的內容,就足夠屋內的這些人消化一段時間了。
怎麼說呢,就挺有成就感的,她一個人忽悠了一群人,還說的有鼻子有眼的,也幸好她肚子裡的墨水多,還能將故事完全的圓回來。
哎,為了拿捏儒法兩家,雍月也是很努力了呢!
只要這次將兩家的矛盾壓住,以後政哥治國想必會簡單許多,想想還有點小驕傲呢!
闡教截教
“為什麼啊,這是為什麼啊,為何老天如此不公,如果沒有西方和天道的算計,截教何至於此啊!”還是之前那個最先崩潰吶喊的儒家弟子,這回他不崩潰儒法之爭了,而是崩潰三千紅塵客被渡西方,通天教主被困紫霄宮,。
想不到,這位踩法挺儒的弟子看起來還挺感性呢!
“是因為功高蓋主吧!”對於這位崩潰的咆哮,一旁一直沉默不語的李斯給了他回答,“截教勢力過大,仗著是聖人的弟子無視天道、無視法規、肆無忌憚,所以才會被西方插足,被天道清算。”
“說得好聽,元始天尊門下難道就沒有仗著聖人之名行事的弟子嗎!?”另一個儒家弟子憤憤不平,指著李斯怒罵,極不認同他只點截教不提闡教的說辭。
“有啊,所以闡教不也被清算了嗎,十二金仙去掉大半,三代弟子全部上榜自由全無,就連副教主燃燈道人都叛教出門,這不就是代價嗎!”李斯幽幽的說著,看向對方的眼神也充滿無奈,“你與其在這裡指著我罵,還不如想想儒法兩家之後該怎麼辦。”
“你什麼意思?”被李斯盯著的弟子愣了愣,隨後擰眉反問。
“你不覺得現在儒法之爭,像極了故事裡截教和闡教之爭嗎?尤其是我們兩家的創始人還是這兩個教派的創始人分身的轉世,你就沒察覺到這裡面的問題嗎?”李斯說完又看向自家老師荀子,低聲道,“老師,我說的可有錯。”
荀子沒有說話,而是低頭沉思。
雍城公主雖然說只是講了個故事,但是其中蘊含的道理深意當真讓人震驚不已。先是龍鳳、再是巫妖,最後是闡截兩教,哪一個故事不是在告訴世人,功高蓋主、樹大招風、鋒芒畢露遭人忌的道理。這世間並沒有永恆,就連聖人鎮守的教派都被算計的分崩離析,更何況他們這群凡人。
這時候就算是荀子也不得不承認李斯的說法是對的,當今世上百家之中,屬儒家和法家勢力最大,隱隱有了當初龍鳳、巫妖、闡截的身影,想到故事中被破壞的靈脈、倒下的不周山、滅國的商紂。難怪雍城公主在剛進屋看到他這群弟子辯論時那麼生氣,是因為擔心儒法之爭危害到秦國嗎!?(雍月:你想錯了,我就是單純的嫌棄你們破壞了學校安靜的氣氛!貓臉嫌棄jpg)
所以雍城公主跟他們講這個故事,其實是為了給儒法兩家敲警鐘,讓他們引以為鑑嗎!?
>r />
想到這,荀子沒忍住轉頭看向了正在咕嘟咕嘟喝水的雍月,態度放得極低,輕聲問道,“雍城公主,您給我們講兩位聖人的故事,其實是想告誡我們,預防儒法兩家未來會和闡截兩教一樣湮滅於世嗎?”
“……哎?!”
聽到荀子這麼問,雍月自己反倒是蒙了,告誡什麼啊告誡!她講這個故事就是想讓儒法兩家不要總是針鋒相對,讓他們知曉兩家本為一家,讓他們擰成一股繩為大秦效力而已,哪裡有什麼告誡的意思啊!?
而且如果真要如此說的話,也就是最後闡截兩教的下場算是有一點擦邊,可是儒法兩家現在也沒有荀子說的那麼嚴重啊!?
荀子腦內劇場:不能再爭了,否則兩家都玩完。
雍月腦內劇場:不能再爭了,大家都是一家人。
不能說雍月的想法不對,也不能說荀子理解的有誤,只能說不同的人對一樣的事有不同的見解。
見到雍月露出一臉‘你在說什麼我聽不懂’的表情,荀子就知道自己可能想多了,雍城公主公主未必有那個意思。但是又考慮到雍城公主畢竟年紀還小,雖然知道這些故事,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