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8(第1/2 頁)
去後,整個人都放鬆後,心裡暗道看來讓春雁出去這一步是走對了!
其實雍月想得也很簡單,能讓荀子如此迫切的開口讓自己留下,他想跟自己說的事肯定不簡單。而越是不簡單的事,也越不能讓外人聽見,人都怕隔牆有耳,就算是荀子也不例外,更何況這個耳還沒隔牆呢!
“抱歉啊,小公主,這麼晚了還留你在這。”先開口的是荀子,本來將雍城公主留下就算是他強求,所以他在談話前先說這麼一句也無可厚非。
“荀公,客氣了,多少人想要荀公夜談都找不到機會,如此說還還是我佔便宜了呢!”雍月開玩笑似的回應,也讓荀子表情舒緩不少。
“公主還是莫拿老夫說笑了,”荀子搖了搖頭,親手到了被茶推到雍月面前,“其實就如老夫之前所言,雍城公主的‘依法治國,依儒治民’的言論,令老夫眼前一亮,讓老夫也不禁想要其中深意。但是每當老夫想要深思的時候,老夫就感覺總有一層紗蒙在老夫眼前,讓老夫不能對其深究……”
“先生有疑?”
“有疑。”
“好吧,荀公是想問哪一方面?”
“老夫想知道,為什麼在雍城公主心裡,是法家治國,而不是儒家治國呢!既然你都說兩家都是一家,為何選法而不選儒,在雍城公主心裡儒法到底有何不同?”荀子到底是儒家人,對於儒家的立場還是很在意,所以他才會迫切的想知道儒家到底輸在了法家哪裡。
“嗯,關於這一點,好說也不好說,”雍月頓了一下,決定以事為例,“這樣吧,我給先生講個故事吧。”
“公主請講。”
“某地富家,家主因寵愛姬妾,廢除德才寬厚的長子改立姬妾幼子為繼承人,並自退將家業交於幼子。長子雖失去繼承人之位,但依舊待父如初沒有怨言,遂富家心有不忍與幼子相商分嫡子一半家產,幼子心起怨恨殺兄後餓死其父。”
雍月短短几句話便勾起了荀子的火氣,令其忍不住怒道,“世上怎麼會有如此之人,當真不配為人子。”
“事實上,這是真事,”雍月說著摩挲著茶杯,輕笑,“荀公以此為例,如果此案上公,以儒家思想該如何判處。”
“死刑!”
“荀公,刑是法家的做法,你得用儒家之學來判。”
“……好吧,”被雍月不輕不重的懟了回來,荀子也冷靜下來,仔細斟酌後愕然發現儒學裡面無論那一條都無法做到他心中所想。批判、發文、指責等等,都是他儒家常用做法,但是對於事件中的幼子,他卻用其做到他想要達到的目的。
荀子:“……”
荀子:“!!!”
這時候他不禁想到‘法’的處理辦法,原來雍城公主想要表達的是這個意思嗎?而且話又說回來,這個故事中的幾人,他總有種思成相識的感覺。
“雍城公主,你所說的確實真事對吧?”
“是的。”
“不只老夫可否知道,這是哪裡之事?”
“趙國,而且就發生在幾十年前,父親是趙武靈王,幼子是趙惠文王,而那個倒黴長子就是當年的廢太子趙章,這件事又不是秘密,各國應該皆知才是。”雍月說著也到了一杯茶,遞給了有些愣神的荀子。
“荀公這你也看出來了吧,連知理知禮的王室貴族都是如此做派,你說那些未開民智的黔首百姓家又是何種模樣呢!在這樣的環境下,在繼續用儒學去治理,將來會出現何等效果,想必不用我挑明荀公心裡也有數吧!”
“所以這就是秦國選法不選儒的真相嗎……”
一時間荀子的神色有些暗淡,他主張儒學,因為儒學中的內容確實有理,愛人、待人、律己屆是美學。可是他在主張儒學的時候忘了一點,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都值得用禮儀道德去規範。儒學好是好,只可惜時不待人,從現在的環境上來看,確實不適合使用。
“不,關於不選儒的說法,這一點荀公你說錯了!”聽到此話,荀子猛地看向雍月,想從其嘴中聽到與他自己心中不一樣的見解。雍月也不買管子,畢竟也也不喜歡欺負老人家,遂緩緩開口解釋道,“我之前說的可是‘依法治國,依儒治民’,所以我解釋了為什麼大秦會選擇選擇法家治國,可是別忘了後面還有個‘依儒治民’呢!”
“儒家的學說其實並沒有大家想得那般懦弱,如果說法是利刃專管國家大事,那儒就是軟刀子專磨百姓意志。”
“磨百姓意志?”荀子品了品這句話,腦筋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