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3(第1/2 頁)
沒有可能率領大軍的將領,所以在面對秦軍進攻的時候,他們基本全部都選擇避而不戰。人數沒秦軍多,將領還不行,然後就是一直退退退,最後退到壽春固守的時候,被自己人出賣,都城和楚王氏族被餘下的楚軍拱手相送。
嬴政讓人當著朝中眾臣的面,講述此次王翦攻楚的過程,心中也是一陣起伏不定。
幸好他發現的早啊,幸好他家幼妹給他指了一條明路。籠絡收買民心果然是治國最重要的一部分,沒看見強大如楚國都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破滅了嗎!嬴政之所以會這麼想,原因也很簡單,全因那五十萬秦軍能全須全尾的從楚國回到秦國。
自古以來,戰爭就會死人!
從春秋時期,到如今四百多年的歷史上,各國之間每一場戰役都代表著大量的傷亡。誰能想到如今一場滅國之戰,竟然一個死亡的秦軍都沒有,傷的最重的那個還是因為幫楚地黔首修房,不小心從房頂上摔下來導致骨折。
一場滅國之戰,達成這種戰績,就算是嬴政都不會說這是因為他們秦軍戰力強大的原因,連正面交手都沒有,秦軍上哪裡能展示出自己強大的戰鬥力。就連攻下壽春都是人家楚軍受不了上層貴族的所作所為,主動拱手相讓。
想想以前秦國的名聲,再看看現在,嬴政將王翦送回來的軍報緩緩蓋上,重重的向後一倚。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何為民心,原來這就是民心,何為多助,這就是多助,原來這才是可以讓國家長遠穩固的根基。”嬴政一手捂住自己的眼睛,喃喃道。
王綰在聽完此次攻楚的過程後,心中也是非常感慨。
誰能想到強大如楚國竟會因此落幕,黔首果然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難怪雍城公主在咸陽學宮就一直教導官員要善待黔首、注重民生、秉公執法,因為這才是國家之根本。以前他還會不置可否的批判,覺得黔首無甚大用,現在看來真正狹隘的人是他們才對,雍城公主主張的思想才是正確的!
現場不止王綰一個人做此想,其他的官員也是如此,並深深陷入了沉思。
“好了,此事放下暫且不提,王翦將軍馬上就要率軍返回了,這接風儀式……”嬴政說到這裡頓了頓,將下首眾臣都掃視一邊後,最終看向了李斯,“這件事就交給李斯你去辦吧!”
“臣遵旨。”
“有困難的話就去找雍城公主,她會協助你。”
“喏。”
——咸陽學宮——
“你說什麼,大兄讓我協助你為王翦將軍舉辦接風宴?”雍月瞪大雙眼,一臉疑惑的支著自己,“為什麼啊?不是,我是說我也沒做過這個,為什麼讓我協助你?”
面對雍月的疑問,李斯倒是態度良好,緩聲道,“大概是因為雍城公主的名聲吧!”
雍月:“???”
等會兒,你給我把話說明白,我有什麼名聲?我啥也沒幹啊,就是給大秦賺點小錢錢,都主動淪入商賈之流了,還有什麼名聲!?
“你給我把話說明白,別跟我打馬虎眼。”雍月虎著臉鼓起腮幫子,對著李斯怒視。
“自然是因為你主張的思想啊!儒法結合,仁義治民,律法治國,現今秦國上下大小官員都是秉著這種思想處理國家大事,”李斯說著慢悠悠的給雍月到了杯茶,遞給了對方,“你知道此次出兵楚國,我大秦派了多少將士嗎?”
“五十萬,這事我知道啊!”
“可是公主可知道,滅掉楚國後,這五十萬大軍又全須全尾的都回來了!”
“你說什麼!?”雍月詫異,瞳孔微微放大,這事她可是真不知道!
“因為你治國的主張,使得各國黔首都不約而同的嚮往秦國,面對秦國來襲其他國家的黔首要麼消極抵抗,要麼直接投降,甚至還有主動投奔的!魏國、趙國、楚國的黔首,都是例子。就好比跟大秦一直不對付的趙國,在攻下邯鄲後,沒多久就承認了秦國,還在攻打燕國的時候極為賣力,甚至還打出了兩月滅一國的戰績。要知道當時跟隨李信攻打燕國的軍隊,真要算起來這些可都是趙人,就算李信是李牧的堂侄,按照以前趙人對秦人的仇恨,可不會如此配合!”說著李斯遞給了雍月一個眼神,讓她自行理解。
雍月撓了撓頭,覺得李斯說得也有道理,可話雖這麼說,這跟她協助李斯辦差有什麼關係,八竿子也打不著啊!?
將雍月還是一副沒理解的樣子,李斯嘆了口氣,“公主還沒明白嗎!王上這是想給你機會,讓你在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