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我們並不孤獨(第1/3 頁)
《莊子·逍遙遊》下卷,到底記載了什麼?
卷中還涉及到蒙毅一直在追求的終極真相?
蒙毅一千年來追求的終極真相又是什麼?
眾人見到蒙毅在翻看《莊子·道遙遊》下卷時,臉上神色由開始時的迷茫逐漸變得變幻莫測,有時驚駭,有時欣喜,有時疑惑,有時若有所得,但直到最後,再一次重歸為那一種無限的迷茫……
合上卷,蒙毅的眼角突然一跳,他看到了羊皮卷最後一頁的背面還寫有一句話,而那字跡赫然便是任道遙的手跡!
“我們並不孤獨。”
六個字,簡簡單單的一句話,難道就是任芳菲所說的,這是她祖父任道遙的心得?
我們並不孤獨。
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它到底在暗示著什麼?
蒙毅環視了在場眾人一眼,開口說道:“世上之人都知道,莊周的存世之作就是《莊子》一書,而《逍遙遊》僅是《莊子》其中的一篇,世上也從來沒有《莊子.逍遙遊》下卷一說,你們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眾人聽了,盡皆面面相覷,蒙毅所說的話,正中大家心中的謎團。
歷史就是這樣,過往的歷史,已被時間塵封,真相早已斑駁,有些甚至已被歪曲。而蒙毅則恰恰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者,他的話,才是真它的歷史!
“前輩,晚輩確實不知其中原委,還望前輩釋懷。”容於世一臉肅穆地說道。
“這卷《莊子 道遙遊》的下卷,其實並不是莊周的著作,確切地說,它並不全是莊周的著作,其中一些著作,來自老子的《啟示錄》。”蒙毅說道。
老子的《啟示錄》?老子的著作不是《道德經》嗎?他什麼時候還抽空寫了一卷《啟示錄》?
蒙毅的話又一次讓大家心中湧現了更大的謎團。
蒙毅看了一眼大家臉上的無盡迷惑的神色,接著說道:“當然了,《啟示錄》的作者其實也不是老子,它是老子在異域中偶然所得。之後,老子便摒棄了其他一切學說,專心鑽研《啟示錄》,一百年亦無所得。”
“師父,那《啟示錄》既然是老子的東西,但怎麼又會到了莊子的手中?並且還成了《莊子 逍遙遊》?”這時,顏閉月開口說道。
“那是因為老子最後將那捲《啟示錄》送給了莊子。蒙毅說道,“世人都知道,老子曾經騎著青牛西去涵谷關,從此一去不返。其實,老子在騎青牛出涵谷關時,在涵谷關遇到了莊周,兩人便在涵谷關內長談了三天三夜,最後老子將《啟示錄》送給了莊周。所以,那捲《啟示錄》就這樣到了莊周的手中,被莊周借鑑運用,這才有了這卷《莊子 道遙遊》的下卷。不過,至於這《莊子 逍遙遊》下卷怎麼到了任逍遙手中,連老夫也不知道了。”蒙毅說道。
任芳菲聽到蒙毅這麼一說,開口說道:“晚輩少時,曾聽家父說起過此事。莊周在涵谷關得到《啟示錄》後,不久便得知鬼谷子亦在極力尋找此卷,逐將《啟示錄》書卷中的內容謄寫出來夾雜在自己的著作《莊子·逍遙遊》之中,作為下篇掩飾下來,而那本真正的《啟示錄》則被莊周付之一炬。饒是如此,鬼谷子還是找上了門來,莊周在關鍵時刻,將那本抄有《啟示錄》內容的《莊子·道遙遊》下卷交給了他最得意的弟子任正非,讓任正非攜書逃走。而那任正非,正是晚輩的先祖。”
原來是這樣!這些從來不被人的知的歷史迷團,都源於一些人為的障礙,此中有著諸多的無奈所致,甚至,還有著兇險萬般的刀光劍影!
“師父,老子騎青牛西出涵谷關,從此一去不返。那老子到底去了什麼地方?”許久之後,顏閉月再次打破沉默,開口說道。
“異域。”蒙毅說道,“他要再次進入到他得到《啟示錄》的那個地方,他想要求證事情的真相,終極真相。”
“師父,我想看看《啟示錄》上的內容。”顏閉月囁嚅著說道。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是顏閉月從拜蒙毅為師以來,第一次以這種語氣與蒙毅說話,語氣之中,已全然沒有了以往那種頤指氣使。
蒙毅聽了,環視了在場眾人那種全是渴望的眼神,當他看到容於世和任芳菲的眼神也都是一臉渴望的樣子時,他知道,就是連他們也不曾偷看一眼那捲《莊子?道遙遊》下卷,於是微微一笑,說道:“你們都是聰明人,給你們瞧瞧倒也無妨。”說罷將那捲《莊子?逍遙遊》下卷往茶桌上一放,順手翻開了第一頁……
彷彿翻開一段塵封已久的厚重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