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漢宮島主趙紫雲(第1/2 頁)
看著天真爛漫的張恆琴子愈發愧疚,她摸了摸張恆的頭柔聲笑道:“把那個師字去了吧!”
張恆十分欣喜地喊了聲娘,琴子心中的母愛徹底激發,把他摟在了懷裡。
曾幾何時張恆非常纏她,見到她無不親熱地喊娘。但琴子心中有怨言,對張恆不免冷淡。
每每如此她總是說道:“我不是你娘!”
久而久之張恆便不敢再喊娘了,但他依舊沒有失禮,每次見了便在孃的前面加了一個“師”字。
“我見到你哥哥了!”琴子捧著張恆的臉說道,“所以你要努力修行,將來才不負他的付出。”
張恆重重地點了點頭,他年紀雖小卻已經曉得了自己身上所肩負的重擔和這許多人做出的犧牲!
江秋雲望著船首說說笑笑的兩個孩子,她的心裡是苦澀的。
看到這麼小的孩子就擔負起了如此重大的責任她如何忍心,但師兄的教誨她不能不聽。
她離開秦川來到河東求學,是張子路對她悉心教導,傳文又傳武,不但有知遇之恩還有師門之誼。
她本欲拜張子路為師,但張子路硬說自己配不上,他代師收徒認了江秋雲做師妹。
江秋雲十年內學成絕頂武功全是張子路的傾心教導,但也是她天賦超然的緣故。
逍遙遊非天賦出眾者所不能成,即便是張子路自己學成逍遙遊也耗費了近百年的光陰,這才堪堪小成。
江秋雲僅用十年便將逍遙遊練至小成,這等天賦也難怪張子路不敢收她為徒。
“師妹,你此行我請你幫我一個忙!找到這個孩子,保護他一段時間。”
張子路並不曉得燕雲如今的名字,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想象畫出的一幅畫像。
他相信天命故而並沒有做太詳細的佈局,他相信江秋雲一定可以找到這個孩子。
江秋雲自己都沒有想到不是她找到了這個孩子,而是這個孩子找到了她。
漢水與淮水一隴之隔,所不同的是漢水為天然大澤,而淮水是在一片溼地的基礎上挖開的一片人工湖。
上古時期,漢水的東部溼地本是無主之地,與南荒沼澤連綿一片,危險重重。
秦淮河修好之後雖有多條支流入海,但逢雨季常有氾濫趨勢,不但整條河道被灌滿,有時還會淹沒兩岸長街。
於是在河尾清除淤泥,挖出了一片大湖,據說挖了近百年才堪堪完成,便是為淮水。
淮水水位偏低,澇時蓄水,旱時則補充到秦淮河。確切地來說是先有的秦淮河才有的淮水。
挖湖的淤泥一部分攏在湖邊堆砌於漢水東岸,一部分則被漢水各島運去當成肥料種植莊稼。
畢竟在人家地盤的旁邊挖坑總得給人點好處。
何況這些淤泥也難以運輸,既然漢宮人家願意免費勞動,唐盟和明教自然也都樂見其成。
秦淮河雖然沒有漢宮的份額,但淮水卻被漢宮把持一半兒區域,放養水產也是一個不小的產業。
淮水南岸毗鄰南荒,荒古景色十分原始,常有遊客乘船眺望,船運這一塊兒便全是漢宮的產業。
漢水東首紫雲島得天獨厚,幾乎獨享了這塊兒大蛋糕。
島主趙紫雲時常和唐盟、明教的兩家高層打交道,故而來往頗為密切。
紫雲島附屬的三灣分別是姜伯約管轄的雀雲灣、呂孝先的秀容灣和夏侯英的泗水灣。
趙紫雲一身紫衣,英俊瀟灑,他被呂孝先請來遊湖,哥倆打算去看花船。
呂孝先是漢宮總瓢把子劉盛的義子,趙紫雲和劉盛之子劉一統又是結義兄弟。
故而呂孝先雖是趙紫雲屬下卻也的確有弟兄之誼。
二人乘著一艘畫舫於淮水入河,行至望鶴樓正巧遇到巡遊的新晉花魁王蘇蘇。
按照慣例新晉花魁要連遊三日,這第一日便是兩湖,第二日為秦淮河,第三日宋江。
只見王蘇蘇一身白衣,輕紗遮掩,乘坐一艘兩層畫舫。
這第一層乃是封閉的閣樓,裡面人影三五成群,行人傳言牡丹仙子親臨。
第二層便是一個亭子,四角攢尖的涼亭,王蘇蘇便於亭中撫琴。
牡丹仙子的確就在船中,她透過窗子一眼就看到了趙紫雲。他一身紫衣實在出眾,想不被人注意都很難。
呂孝先一身銀緞短打,本來在初陽的光輝映襯下閃著耀眼的光芒,此時倒被趙紫雲搶了風頭。
可惜這二位誰都沒注意到牡丹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