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給雜貨店送貨的買賣(第4/5 頁)
村公交從公路另一頭出現,眾人紛紛上車,就在車門關閉即將啟動的時候,一個男聲在外面響起“等一下,等一下”。
駕駛員踩下剎車,開啟車門,一個上氣不接下氣的聲音爬上車來,“幸好趕上了,要不然就要等一下班了。”
駕駛員沒好氣道“曉得今天趕集你還不早點來,幸虧現在人少,要是人多我才懶得等你”
那個聲音嘿嘿一笑,“只有你的車我才坐,就是算準了你會等我,對嘛,老表。”說完付過車錢,往車廂裡走,原來是熟人。
羅陽坐在最後排閉目養神,那個人走到最後,一屁股坐在羅陽坐前面的空位裡,挨著村中另一個老翁,“阿伯,你也去趕集啊”。
老翁對他回應“去買幾個雞崽呢。”
羅陽睜眼,看了一下,哦,原來熟人呢——那個開雜貨店的頹廢大叔。才想著要給大伯的平安牌整銷路,這就碰見熟人了,果然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頭。
頹廢大叔與老翁幾繼續聊著,村中幾人也不時搭幾句話,羅陽只是坐在後排閉目聽。
公交車一路又在好幾個村停下,車也塞滿了。
十里八鄉的人也有互相認識的,便有人問起老鴉村老鼠磕頭的怪事,村中人便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來,說得活靈活現,仿若當時老鼠磕頭、牛角顯現他們就在現場一般,頓時把外村村民們的好奇心全部吊起來了,不少人都打算有空去看看那石牛角。
如此閒扯,又扯到了老鴉村的大火和旅遊改建。有人問頹廢大叔,他地基現在已經被徵收了,以後還開不開店。
“開,當然開店,我就指望我的小店過日子呢。”大叔直接答道,“今天就是去進貨的”
“你屋子都建在別的地方了,別人買東西還要特意跑到你家去買東西啊?”
“我賣的東西便宜啊,別看那個旅遊公司現在建了那些磚頭房子,要是有人租一個鋪面賣東西,鬼才曉得賺的錢夠不夠租金呢”,大叔吐槽道,娓娓給其他人講了旅遊公司開發老鴉村的情況。
村裡旅遊開發公司已經在原來的老街舊址兩側建好了兩排仿古磚混的三層小樓,白牆青瓦,街道也鋪好了水泥路,這種人造的仿古東西,村民們怎麼看怎麼彆扭。關鍵旅遊公司賣的鋪面和房子,還挺貴,一幢三開間三層樓的房子,單獨買要九十萬,足夠建四套這樣規格的木頭房子了,山村裡,木頭反而最便宜。至於租一個鋪面 ,一個月租金三千起步,這一年到頭才不到兩千個遊客的村,鬼才肯出這麼貴的租金。至於如旅遊公司之前承諾的,聘用村民到旅遊公司的這些產業打工,現在除了福利興致地招了幾個保潔打掃打掃屋子路面,其他鋪面、賓館都沒開張,不要人。而且對於秉持著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理念的頹廢大叔來說,被旅遊公司的人指揮來指揮去,哪有自己當老闆還能隨時歇息自由。
眾人聽完大叔的一席話,紛紛附和,有人懷疑旅遊公司藉著開發私下搞工程回扣;有人推測旅遊公司以後招人都只招有關係的;有人指出旅遊公司故意藉著旅遊開發名義搞村莊房地產開發套老百姓錢財的,提醒老鴉村的人要小心;也有人告訴大叔以後可以自己在家裡搞農家樂,跟旅遊公司搶生意的;還有人提醒老鴉村的人,小心他們那個石頭牛角被旅遊公司惦記上繼續被圈起來開發的……
顯然大家對於旅遊公司在農村圈地開發這事,反對多過贊同,於是車上的話題又繼續扯到了其他一些村莊早前的旅遊開發,村幹部貪汙了多少多少錢之類的事。
到了十點多,車到縣城,羅陽跟著一車的人下了車。
今日是趕大集時間,縣城沿著主幹道的兩側到處可見就地擺攤的人,人群摩肩接踵,農用車、私家車、三輪車、電動車堵在路上水洩不通,隔幾個路口就有幾個交警在指揮。
雖說對龍首縣感情不深,不過對於這種趕大集的交通處理方式,羅陽卻是挺讚許。
山民隨意擺攤,百姓隨意逛街、維持秩序的警察也只是維持秩序,沒有所謂的城管來收東西,給羅陽的感覺就是因疫情憋了三年後,即便放開後在滬市這樣的城市都感受不到的人間煙火氣,在龍首縣裡首先出現了,這裡有擁堵的交通,嘈雜的人聲,縈蕩在半空的高音喇叭,路邊早點館的煤爐煙裹著剛揭開的蒸籠裡熱乎乎的水汽,油鍋裡炸著滋滋膨大的油條,上面的鐵網上晾著幾排滴滴答答不住滴油的油炸餅,有鮮肉餡兒、鹹肉餡兒、韭菜餡兒、南瓜餡兒、紅薯餡兒、胡蘿蔔餡兒、青椒餡兒……,焦香的味道迎風能飄幾十米,隔壁家米粉店沿街的灶臺上擺著幾口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