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得天下者得民心(第1/2 頁)
“父皇,都是兒臣無能,讓您擔心了!”
朱慈烺待朱元璋說完後,又哭泣道。
朱元璋輕撫著朱慈烺的左臉頰,一臉慈祥地道:“太子,咱告訴過你,老朱家的兒郎,是流血不流淚的。”
“這次你受了驚嚇,咱不怪你,但以後切不可再如此!”
朱慈烺聞言,急忙擦掉臉上的淚水,一臉鄭重地道:“父皇,您放心,兒臣從現在開始,不管遇到多大的事,也絕不會再掉一滴眼淚。”
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扶起他道:“好,這才是咱老朱家的好兒郎!咱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而且會比父皇做的更好。”
朱慈烺聽到朱元璋的話,身體不由站得更加筆直,好似要用他的身軀去撐起天地。
周後此刻心結已經解開,又見他二人父慈子孝,心裡也十分開心。
隨即又見朱元璋眼中疲色更重,一臉心疼地道:“陛下,是妾見識淺薄,誤會了您,您這次出行受苦了……”
朱元璋雖見周後一臉關切,但想到她這幾日的表現,知她城府頗深。
為免周後心中還有心結,影響了家庭和諧,朱元璋想了想,還是決定將事情講出來。
於是他笑了笑,道:“咱這次雖說有些辛苦,不過已暫時解除了李賊的威脅,而且將京城中的叛逆都抓了,倒也值得……”
原來上次朱元璋之所以決定出京,除了因為蔚縣的戰事緊張外,也是想借此將龔鼎孳背後之人引出來。
因他不能確認京中到底哪些人有嫌疑,所以他索性連錦衣衛也沒有動用。
而是等到蔚縣後,從鞏永固的兵士中挑選了一百可靠之人,讓他們回京探查。
後來儘管南糧之事鬧得十分兇,而且也到了和申湛然約定的時間,朱元璋也沒有回京。
就是因為他覺得事情還不夠嚴重,對方未必會出手。
加之他已讓史可法攻打山東,南糧之事根本就影響不了大局,他才會南下震懾左良玉。
朱元璋收服左良玉後,本已打算回京,卻又被袁宗第大敗左夢庚之事打亂了計劃。
無奈之下,他只得讓鞏永固加緊攻打李自成,同時又讓李若璉以追擊李自成為由,悄悄率軍潛回京城,以防事情有變。
隨後他才南下太原,準備解決袁宗第之事。
雖然袁宗第之事意外的順利,但是在讓劉文炳軍隊北上時,卻又耽擱了不少時間。
因為在劉文炳趕往遼東後,他麾下的王滉、虞胤等人突然反悔,說城中富商願意做內應,幫他們開啟城門,所以執意要攻打太原。
任之華得知此事後,急忙趕去勸說,沒想到王滉不僅不服從命令,反而借任之華和李嫣之事,指責任之華私通叛軍。
當時朱元璋因擔心事情有變,準備等張大彪等人到達太原後再趕回京城。
他聽聞此事,覺得事情有異,便讓吳老六去暗中查探。
恰在這時,張大彪又傳來訊息,說發現先前消失的一萬精銳好似已偷偷前往太原,他已率軍趕回,讓朱元璋一定要小心。
隨後吳老六又回來稟告,說王滉已被範北斗收買,準備借攻城之機斬殺軍中的重要人物。
而虞胤則是因為手下兵士多是山西南部人,他們本想打下太原後,讓自己的家人過上好日子。
此刻突然聽說要放棄攻打太原,心中無法接受,虞胤擔心士兵譁變,才反對北上。
朱元璋接到這兩個訊息,知道他到太原的事應已洩露,對方做這些事的目的就是為了對付他。
於是他索性召集眾將表明身份,並當場揭露王滉的罪行,將之斬首。
之後朱元璋並未再提及北上之事,而是提議南下接應傅山、李虞夔等人,眾人才拔營前行。
朱元璋本還擔心他們半路會遭到伏擊,沒想到他才走了半日,就與張大彪的先頭部隊相遇。
他等張大彪、傅山等人都到來後,才再次開會,提出北上之事。
由於傅山、韓霖在山西威望頗高,再加上張大彪帶來的人遠勝於虞胤的兵士。
而且朱元璋承諾一定會攻下太原,解決山西百姓的饑荒、瘟疫等問題,眾將才勉強答應北上。
朱元璋見此刻大局已定,這才放下心中大石。
就在他想著該如何潛回京城才不會被那一萬人發現時,又接到錦衣衛從澠池傳來的訊息,說那一萬人竟已折回澠池,企圖偷襲堵胤錫的大軍。
卻因行跡暴露,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