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首倡削藩(第1/2 頁)
陳子龍見崇禎臉色陰沉,而黃宗羲仍滔滔不絕,心中更加擔憂。
他知此刻若是替黃宗羲開脫,只會激怒崇禎。
可若是不勸說,以崇禎的心性,定不會輕饒黃宗羲。
為今之計只有明貶暗褒,利用崇禎愛面子的性格,將崇禎置於兩難之境,或可化險為夷。
不過此念一起,他又微微搖頭。
因為他一向正直,也十分愛惜羽毛,實不願說那些奉承之語。
隨即他又想到黃宗羲是因他前來,而且剛才若不是他阻攔夏完淳,事情也不會演變到這般地步。
想到這,心中又有些鬆動。
這時,黃宗羲已停止了他慷慨激昂的陳述,正氣凜然地看著崇禎。
陳子龍見崇禎似要開口,唯恐對方發落後難以迴轉,猛一咬牙,上前奏道:“臣恭喜陛下......”
“陳子龍,莫非你也討打?”
朱元璋不待陳子龍把話說完,就冷聲打斷了他。
陳子龍本也是狂傲之士,只因這些年的宦海沉浮,性格才有所收斂,不過骨子裡的桀驁卻並未褪去。
此刻他見崇禎一臉怒容,不僅不懼,反而激起心中的豪氣。
他略一沉吟,便朗聲道:“陛下,臣聞君主賢明,臣下才敢力諫,如唐太宗與魏徵便是一例。”
“現今陛下聖明,打得叛軍和女真落荒而逃,一掃我大明數十載之頹勢,聖明不下太祖,這才有今日黃宗羲之直言。”
“不然黃宗羲一介寒儒,他又何德何能得見天顏,又哪有膽子這般狂言,可見這皆是陛下聖明所致......”
陳子龍初時還有些不適,不過幾句過後,心中便適應不少。
加之他本就見識廣博,文采風流,到後來是越說越順,卻也越發的諂媚。
不僅一旁的夏完淳一臉驚訝,就是與陳子龍交往多年的史可法等人也是面露詫異。
倒是先前義憤填膺的黃宗羲嘴角含笑,默默地看了陳子龍一會,又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因夏完淳南下之事,曾查探過陳子龍的底細,知他向來清高,因不滿朝局,數次想要辭官歸田,以免清譽有損。
現在見陳子龍極力奉承,雖知他是要替黃宗羲開脫,卻也覺得他並非腐儒,若用之得法,或可擾亂江南士紳。
於是朱元璋待陳子龍說完後,冷哼一聲,試探道:“陳子龍,咱先前只聽說你文采斐然,竟不知你還有這一身傲骨?”
陳子龍本因剛才說了不少違心之言而心中憤懣,此刻見崇禎出言譏諷,立時變色。
他正要直言反駁,卻想到若圖一時痛快,不僅會害了他自己,也救不了黃宗羲,當即又收斂神情,恭聲道:“臣本駑鈍,所言或有不妥之處,但對陛下之敬仰,確實發自肺腑......”
朱元璋見陳子龍雖不失風骨,卻有些生硬,知他尚需打磨。
隨即又見黃宗羲神情自若,但眼中卻隱現期盼,
朱元璋微微一愣,腦中突然冒出黃宗羲當年錐刺許顯純之事。
只是時間久遠,這段記憶有些模糊不清。
朱元璋理了理思緒,雖無法完全弄清,卻也知黃宗羲最後是全身而退,說明他當時應是謀定後動,並非莽撞之人。
若是如此,那他今日御前狂言,應也是有所謀劃,並非一時激憤。
想到這,他又來回打量陳、黃二人。
他待陳子龍說完,又高聲喝道:“陳子龍,你以為咱不知道你的心思,別說你把咱捧到太祖一般高,就是你把咱吹上了天,咱也不會改變主意。”
“咱自從得到太祖的指點後,早已堪破一切,別說是儒學,就是太祖大誥,只要有礙大明江山,咱亦會廢除!”
朱元璋此言一出,史可法等人皆是大驚,反倒是黃宗羲露出驚喜之色。
他略一猶豫,就跪下高呼道:“陛下聖明!”
朱元璋見黃宗羲答話,心中已然明白,呵斥道:“黃宗羲,你既已狂悖無禮,難道覺得此刻奉承咱,就能逃得過責罰?”
黃宗羲俯首道:“草民見陛下豪氣沖天,膽氣驚人,實不讓太祖,一時有感而發,卻並非懼怕刑罰。”
朱元璋冷笑道:“好,你且說說,你有何感悟?”
黃宗羲道:“草民縱覽史書,得國最正者,莫過於太祖與漢高祖。”
“但漢高祖起事前尚為秦吏,而蕭何、張良等人亦多是官吏、豪強之後,惟我太祖起於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