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真正的目的(第1/2 頁)
廣饒壟丘山的一處山坡上,朱元璋手持千里鏡,觀察著淄河對岸的情況。
因為根據趙二虎的訊息,盧九德的兩萬多人就藏身在對面的密林中。
只是他觀察了好久,既沒有見到一個人影,也沒有聽到一聲馬嘶,除了偶爾有幾隻不知名的鳥兒飛起外,就再也沒有其他聲響。
他沉默了一會,看向一旁的張煌言道:“張卿,你覺得對岸能藏下多少兵馬?”
張煌言本在觀察對岸的情況,聞言急忙放下千里鏡,躬身道:“末將並未帶過兵,一時也說不清楚。”
“不過末將見這密林雖大,但要藏下兩萬人卻是有些勉強,而且林中時常有飛鳥,叫聲也不甚慌亂,從飛鳥出沒的範圍來看,若林中有兵,人數應在四千人左右!”
朱元璋點頭道:“不錯,若兩萬人進林,飛鳥早已被嚇走,而且他們昨日就在此,又並非埋伏,不可能悄無聲息,看來應是有了變故!”
張煌言聞言,猶豫了一會,才開口道:“陛下,若林中只有三四千人,恐怕都是盧九德的親信......您......是不是再考慮一下?”
朱元璋笑道:“怎麼,你擔心盧九德不奉旨?”
張煌言偷瞥了朱元璋一眼,沉聲道:“盧九德不奉旨並不可怕,末將擔心的是他......他......”
“你擔心他有不臣之心,會謀害咱?”
朱元璋見張煌言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情,又笑著道。
張煌言身體微微一顫,隨即一臉恭敬地道:“陛下乃真龍天子,受萬民敬仰,盧九德又豈敢放肆。”
“末將只是擔心他手下的那些兵將,畢竟他們都是些大老粗,若是衝撞了陛下,就不好了!”
朱元璋聞言,知張煌言還未歸心,便又試探道:“無妨,咱在京城也是剿過李賊,殺過叛軍的,區區數千兵馬,咱還未放在心上。”
張煌言臉上閃過一縷堅毅之色後,毅然決然地道:“陛下,末將本不該詆譭您的近臣,只是盧九德明知郭升在臨淄,卻仍分兵追擊,可見他並無守城之心。”
“而盧九德離去不久,郭升就率軍圍攻濰坊,全然不管盧九德的兵馬,末將覺得他們之間必有所勾結。”
“若陛下貿然前往,末將擔心您不僅不能奪其兵,反有可能會受制於盧九德,還請陛下三思!”
他說罷,又跪地請罪。
朱元璋一陣大笑後,又親手扶起一臉茫然的張煌言,笑道:“張卿,你身為錦衣衛千戶,也是咱的近臣,有什麼話儘管直言。”
“只要你忠心為咱辦事,縱使錯了,咱也不會怪罪於你!”
張煌言聞言,連連謝恩,隨即又勸道:“末將知陛下聖明,早已想到此點,本不該置喙。”
“只是現今盧九德已然不可信,加之還有一支神出鬼沒的敵兵,處境太過危險。”
“陛下乃萬金之軀,萬不可輕涉險地,故臣斗膽請命去傳旨,奪盧九德之兵,還請陛下恩准!”
朱元璋搖了搖頭,剛要開口,卻聽到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遠處傳來。
他尋聲望去,只見趙二虎急匆匆地跑了過來。
“陛......陛下,小的......已......已經探查清楚了,盧九德的五千兵馬就藏身在淄河對岸的密林中!”
趙二虎躬身行禮後,又氣喘吁吁地道。
“五千人,不是說兩萬多人,其他人到哪裡去了?”
朱元璋點了點頭,追問道。
趙二虎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原本是兩萬多人,不過因張大仁等人得到郭升攻打濰坊的訊息,便建議回師。”
“但盧九德與郎中馬紹愉、副總兵張有才商議後,認為廣饒距離濰坊兩百多里,長途奔襲不僅會損耗戰力,而且還容易被郭升伏擊。”
“因此他們決定採取圍魏救趙之法,攻擊郭升存放糧草的臨淄,迫使其回援,到時再以逸待勞,半途擊之。”
“張大仁等人雖有異議,奈何史可法離去後,盧九德是軍中主帥,加之副總兵張有才也支援此法,他們只得帶著三千兵馬去誘敵,而張有才則帶了一萬多人前往水坡村一帶設伏。”
朱元璋冷笑道:“那臨淄城內可有糧草?”
趙二虎搖頭道:“目前還不清楚,不過郭升在前往濰坊前,一直都在臨淄城中休整,倒有此可能。”
“只是他離去時只留下一千多人守城,看起來又不像有糧草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