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金蟬脫殼(第1/2 頁)
“陛下,張千戶只帶這點人去,會不會太危險了?”
趙二虎望著張煌言遠去的背影,有些擔心地道。
朱元璋搖了搖頭,道:“張有才不過是個副總兵,而且咱已活剝了盧九德,他必不敢抗旨!”
“只是南兵不善陸戰,又沒有鬥志,恐怕未必是那支神秘兵馬的對手!”
趙二虎聞言,一臉擔憂地道:“不錯,按盧九德的說法,對方雖只有四五千人,卻都是精銳之士,特別是他們......”
他說著,又停了下來,有些驚訝地看向朱元璋道:“陛下,您是不是早就知道他們不在此地?”
朱元璋點頭道:“不錯,盧九德既已有異心,又怎會讓張大仁率軍去攻打臨淄?”
“要知臨淄只有一千多人,若是張大仁攻下城池,發現城中並無糧草,那盧九德又如何面對他們?”
“所以當時最好的辦法就是佯作同意,先穩住張大仁,隨後再派那支神秘兵馬襲殺,這樣縱使事發,他也有推脫的理由。”
趙二虎想了想,有些疑惑地道:“陛下怎知盧九德與那支神秘兵馬有關係?”
朱元璋冷笑道:“那支兵馬接連攻擊了盧九德三次,而且次次都得手,可盧九德卻安然無恙,這不就是最好的證明。”
趙二虎聞言,這才完全明白過來,同時心中對朱元璋更加敬佩
原來他剛才審問盧九德,得知那支神秘兵馬已前往臨淄時,在驚訝之餘還曾暗自慶幸,沒想到朱元璋早已算定一切。
隨後他又有些疑惑地道:“陛下,既然您擔心張千戶不是對方的對手,為何還要讓他前往?”
“要知按照盧九德的供述,郭升攻打濰坊並非為了收復山東,而是想逃命......”
原來根據盧九德的口供,上次朱紀在泰安被擊敗後,合圍雖然因此失敗,但他們的探子也成功地潛入了濟南,並試圖勸說郭升投誠。
不過郭升得到任七相助,認為他縱使守不住山東,也可以從西南撤退,故拒絕了盧九德的提議,卻也沒有斬殺勸說之人。
盧九德得知此事後,知仍有爭取的餘地,便一邊與史可法等人圍攻,一邊讓人暗中遊說郭升的部將。
恰在這時,馬重禧率軍進入濟南,依仗官階高於郭升,不僅處處給他使絆子,還想奪取他的兵權,讓他十分惱怒。
隨後不久,高傑和馬進忠也進入山東,併成功擊潰了任七的兵馬。
盧九德見狀,知道勸說郭升的時機已經到了,便再次讓人去遊說。
果然,郭升經過一番猶豫後,答應將山東交給盧九德,但作為交換條件,盧九德必須保證讓他和他的兵士安全離開。
盧九德雖想答應郭升的條件,只是當時合圍之勢已成,加之有史可法、高傑等人在側,他並不能做主。
盧九德經過一番思考,認為高傑和謝升都應是想佔領山東,只要挑起他二人內鬥,以史可法的性格,必會親去調節,到時他便可從中取利。
因此他讓郭升給謝升送去一封投降信,告訴謝升只要對方能佔領聊城,並給郭升一條生路,郭升便會獻上濟南等城池。
果然,郭升的信送去不久,謝陛就南下與高傑爭奪聊城,而史可法也如盧九德預料的一般前去調節。
隨後盧九德再次透過高起潛給他的聯絡方式,聯絡了那支神秘人馬,佯攻他和史可法的大軍,給郭升製造機會。
而此次的濰坊之戰也是最後一戰,因為只要郭升攻佔濰坊,便可乘船出海,遠離山東,而盧九德也就可順理成章地接受郭升佔領的城池,這也是他為何坐視不理的原因。
趙二虎正因為聽了盧九德的供述,才覺得應該回師濰坊,以免走了郭升,卻不懂朱元璋為何既擔心張煌言打不過那支神秘兵馬,卻仍讓對方前往。
朱元璋看了一眼趙二虎,意味深長地道:“因為張煌言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若咱不讓他去救至交好友,他必會終生抱憾。”
“再就是,只要臨淄發生戰事,郭升必會回援,濰坊之圍也就解除了!”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朱元璋並未說出,便是此戰也是他對張煌言的一個考驗。
趙二虎明顯沒有領會到朱元璋的意思,自顧自地點頭道:“不錯,若郭升只是要出海,根本就不用攻打濰坊......陛下,莫非盧九德並沒有說出實情?”
他說著又搖頭道:“小的用的是錦衣衛的獨門手法,幾乎從未失過手,而且從當時行刑的情況來看,盧九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