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吳三桂的謀劃(第1/2 頁)
山海關外,殘陽似血。
吳三桂佇立城頭,神色凝重地眺望著遠方。
“少爺,吳國貴、胡心水和夏龍山都是身經百戰之人,又有舅老爺暗中相助,您不用太過擔心!”
一旁的吳智見吳三桂一臉擔憂之色,低聲勸道。
吳三桂聞言,側頭看了他一眼,搖頭道:“事情沒有你想的那樣簡單,要知......”
他說著,又停了下來,回頭看向遠處。
吳智見吳三桂話才說了一半,就戛然而止,知對方對他仍不信任,心中不禁有些著急。
原來自上次多爾袞圍攻山海關時,吳國貴等人私下接受對方的禮物後,吳三桂就對他們十分提防,不再與他們商談機密之事。
有時實在煩悶不過,也只是和如夫人陳圓圓閉門私談。
而陳圓圓說是才貌雙絕,其實靠的不過是胸前三兩和一張俏臉,又哪裡懂得軍國大事?
好在陳圓圓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人,並非那等蠢笨村婦,說話直來直去。
所以當吳三桂說些她無法理解之事時,她表面雖巧言軟語,東扯西拉,其實暗地裡卻都一一記下,並在事後向吳智請教。
吳智雖看不起這種以色侍人的青樓女子,卻因他曾受吳襄大恩,不願見吳三桂煩惱,也盡心解答。
此刻見吳三桂欲言又止,試探道:“少爺,您也不用太擔心,要知先前潛伏在城中的幾個女真奸細,就是吳國貴處理的,而且老奴事後也查探過,沒有留下任何首尾......”
吳三桂聞言,又仔細打量了吳智一番,才沉聲道:“但此次情況不同,要知吳國貴帶去了一半的關寧鐵騎,要偷襲的又是多爾袞的心腹蘇克薩哈。”
“這次要是本帥輸了,不僅損兵折將,恐還會因抗旨出兵之事,遭到陛下的斥責,到時......”
吳三桂說著,又停了下來,緊緊地盯著吳智。
吳智見吳三桂雖未說完,但已向他袒露了大半實情,心中不由一喜。
他略一沉思,便躬身道:“少爺,老奴覺得您多慮了,別說現在吳國貴他們沒有回來,縱使他們敗了,又有何妨?”
“要知先前陛下斬殺佟圖賴後,蘇克薩哈等人也曾率兵來攻城,我們有些損傷實在正常不過,少爺您又何須太過擔心!”
原來在佟圖賴被殺後,蘇克薩哈、鰲拜等人曾率兵寇關。
吳三桂本打算置之不理,沒想到祖大壽派人傳信,說蘇、鰲二人兵糧並不多,只是虛張聲勢,讓他擊其惰歸。
吳三桂雖心中存疑,卻因高傑、左良玉等接連獲勝,他壓力頗大,便按照祖大壽的安排行事,不過卻只派出了一千關寧鐵騎。
沒想到這一千人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勝,讓他後悔不已。
而蘇克薩哈和鰲拜本已要退去,卻因這次的慘敗,不敢返回,一直滯留在山海關附近,想將功折罪。
正當吳三桂不勝其煩時,祖大壽又送來訊息,說蘇克薩哈落了單,手下只有一千多騎兵,讓他派勁旅去襲擊。
並說他若能剪除蘇克薩哈,鰲拜必不敢久留,到時他們舅甥聯手,定可收復寧遠、錦州等地。
吳三桂得到訊息後,足足思考了一夜,也無法做出決定。
因為他手中雖有精兵,卻無可信的良將。
若讓他親自帶隊,又擔心這是一個陷阱。
就在他猶豫難決之時,突然接到高傑攻破西安的訊息。
吳三桂驚訝過後,當即讓吳國貴等人帶了三千關寧鐵騎出關,去偷襲蘇克薩哈。
只是等他冷靜下來時,心中又有些後悔。
因為若是吳國貴等人率軍投誠,他不僅無法收復錦州等地,恐還會背上通敵叛國之罪。
就在吳三桂沉思之時,吳智的聲音又響起道:“少爺,老奴曾讓秋月出關送行,秋月回來說吳國貴此去戰意甚濃,而且也未攜帶金銀細軟等物,想來不會有事。”
吳三桂搖頭道:“吳國貴一向不看重這些東西,他喜歡的......”
他說著,又停了下來,看向吳智道:“你個老東西,還真夠刁滑!”
吳智笑了笑,道:“老奴雖有些蠢笨,但少爺的事無不盡心的。”
吳三桂滿意地點了點頭,道:“你有心了,其實本帥此舉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要知高傑和左良玉都已攻下西安,若本帥再不立些戰功,恐怕就要被他們給壓下去了。”
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