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背後的深意(第1/2 頁)
李過聽了親衛的話,想到先前被高傑逼離長安時的狼狽情景,立時高聲叫道:“陛下,打吧,想起前幾日被高......逼出長安,臣現在還一肚子火......”
儘管李過及時察覺,並將“高傑”的名字含糊了過去,但李自成仍沉下了臉。
一時間,大帳內一片寂靜。
李自成沉默了一會,看向那個親衛道:“鞏永固現在也在榆林嗎?”
那親衛躬身道:“據左都督的訊息,在李將軍等人擊潰濟爾哈朗後,鞏永固便已率軍趕往榆林。”
李自成點了點頭,對李過道:“亳縣侯,你即刻帶領五千玄甲騎兵北上,協助左都督擒下鞏永固。”
李過聞言一愣,隨即有些疑惑地道:“陛下,我們不攻打長安嗎?”
李自成眼中閃過一縷怒火,沉聲道:“不打,你與左都督擒下鞏永固後,即刻揮師東進,奪取大同等地。”
“若遇堅守之敵,也不用理會,務必以最快的速度趕到北京,若遇明兵圍剿,你便原路返回,到時朕會親去接應你......”
李過聽了李自成的安排,有些不甘地道:“陛下,我們轉戰十數載,才有如今的基業,現在不收復長安,反而千里迢迢地北上,任由高......左夢庚等人荼毒長安,臣實在不甘心。”
李過的話音才落下,高一功、劉芳亮等人皆開口勸諫,只有高桂英沉默不語,看向李自成的目光中滿是驚訝。
因為別人或許不知道李自成有多恨高傑和刑氏,但作為李自成的枕邊人,她卻是再清楚不過了。
儘管這些天李自成表現得鎮定自若,但她卻知李自成其實十分痛苦。
而這種痛苦並非只是戰敗,更多的好似長安被高傑和刑氏攻克了。
高桂英之所以如此認為,是因為李自成睡覺一向沉穩,可這些天卻時常囈語,其內容大都是對高傑和刑氏二人的詛咒與謾罵。
所以先前高一功提議收復長安時,她也十分贊成。
一來是她已將長安當成了自己的家,不願家園遭到高傑等人的蹂躪。
再則就是想借機斬殺高傑和刑氏,替李自成除去這個心魔。
只是她萬萬沒想到,李自成此刻竟不打長安,反而要北上。
“臨朐侯,你可還記得軍師的謀劃?”
就在高桂英沉思之時,李自成的聲音將她拉了回來。
她愣了愣,也不由回想起李巖的謀劃。
只是她是在逃離長安後,才從李自成的口中得知了大概,對具體事情並不清楚。
所以她想了一會,也沒有一個頭緒,不禁看向高一功。
沒想到高一功此時竟也是一頭霧水,一臉迷茫地看著李自成。
李自成見狀,沉聲道:“軍師可曾提議過我們收復長安?”
高一功聞言,仔細想了想,搖頭道:“沒有,但是若我們不收復長安,又怎麼能攻克山西,圍困北京呢?”
李自成道:“不,我們只有放棄長安,甚至陝西,才有可能攻克山西,圍困北京。”
“其實先前軍師提議放棄長安時,朕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因為若是要讓高傑和左夢庚等人內鬥,有很多方法,並非一定要放棄長安。”
“為此朕反覆思量,直到近日,才明白軍師的苦心。”
他說著,又暗暗打量了眾人一眼,見他們皆露出疑惑之色,才繼續道:“你們想想,高傑和左良玉為何如此積極地攻打長安,是因為他們對崇禎忠心嗎?”
“不,他們不過是為了高官厚祿,而崇禎明顯也看到了這點,所以他才會將高傑從山東調往河南,又將左良玉留在山西,並讓李若璉搶佔河南,將山西和武昌隔斷,就是不願左良玉坐大。”
“若我們此刻將他們趕出長安,那他們或回河南,或返太原,便又會回到原來的局面。”
“但要是我們讓出陝西,搶佔山西等地,李若璉必會回師救援,那高傑縱使得不到長安,亦可在河南割據,而左良玉則可透過陝西與武昌連通。”
“到時他們已得其利,加之要鞏固勢力,必不會如先前那般拼命,此為其一。”
“其二則是崇禎雖在各地征戰,但他手下的蔣德璟、申湛然等人卻一直在安民養兵,特別是朕聽說崇禎已引進了幾種新的作物,產量頗大。”
“若是我們現在不出兵打亂他的部署,一旦等他羽翼豐滿,民心歸附,我們恐非其敵手......”
李過等人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