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大戰前夕(第2/2 頁)
三桂率軍前來,我們和叛軍的實力也只是持平。”
“若是劉芳亮真的已經率眾前來,臣怕未必有勝算,陛下是否等大同、宣府的兵馬到了之後再戰?”
朱元璋聞言,看向申湛然道:“申卿,你這幾日都在彰義門下與李巖和談,對叛軍的情況想來比咱們都清楚,對此事如何看?”
申湛然沉吟道:“宣府、大同之兵乃是降兵,縱使前來也不能指望他們力戰,只可作為疑兵,給叛軍施加壓力。”
“至於劉芳亮的大軍,微臣以為他們明日應不會到達。因為從談判的情況來看,李巖並沒有任何話語權,只是虛應故事。”
“這說明李賊對宋獻策依然信任,而以宋獻策的術數來看,攻城之日應在二十五日,今日才二十一日,所以微臣覺得劉芳亮可能會在後日抵達。”
蔣德璟聞言,有些狐疑地看了申湛然一眼,沉聲道:“申大人,叛軍狡猾多端,加之吳三桂來援,縱使李賊信任宋獻策,恐怕也未必會擇日攻城!”
申湛然見蔣德璟面有不滿,先看了朱元璋一眼,見他微微點頭,才笑著道:“蔣大人說的在理,不過李賊迷信天命,短期內性格不會改變。”
“再加上劉芳亮既要在保定製造假象迷惑我們,又要保持戰力以便攻城,所以保定距離京城雖只三百來裡,他恐也需三日才能到達。”
“而根據我們的訊息,劉芳亮急攻保定才兩日,縱使他當天就調兵北上,最快也要到明晚才到。”
蔣德璟剛才出言反對,是怕申湛然誤導朱元璋,使之也沉迷天命邪說。
此刻見申湛然說的有理有據,讚許地點頭後,又對朱元璋道:“陛下,申大人之言,老臣也頗為贊同。”
“只是此戰不僅關係京城安危,更關係到我大明江山,還請陛下再等待些時日。”
“因為吳三桂既已來援,相信南京、武昌等地的援軍也已在來的路上,只要等他們到來,必可將叛軍擊潰。”
朱元璋聞言,知他雖是一片忠心,卻因不通軍事,未看清當前的局勢,當即搖頭道:“蔣卿,其實咱們的援兵已經到了。”
“因為根據李若璉的情報,山西等地突然出現多處起義,應就是活動在湖南、安徽等地的援兵。”
“但他們來而不報,除了京城被圍外,恐怕也是對此戰缺乏信心,加之今日吳三桂戰敗,對他們的影響應也不小。”
“所以若是咱們不抓緊時間,打一場翻身仗,一旦援軍計程車氣受損,我們的處境會更加被動。”
蔣德璟沉思了一會,道:“陛下所言甚是,老臣不才,願出城去聯絡援軍。”
朱元璋笑了笑,道:“蔣卿,此事就不用你操心了,我之所以讓吳襄出城,除了逼迫吳三桂出戰外,也是逼他加快聯絡援軍的速度。”
“畢竟他在城外,又是久經沙場之人,比咱們的人更懂得藏兵之法,讓他去找效率會更高一些,咱們還是好好研究一下明日出戰之事吧。”
眾人見朱元璋說的在理,當即拋除己見,積極討論起首戰之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