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玉女山巔老獵人,莊德(第1/2 頁)
玉女峰山巔,曹民一行跟著老獵人進入一個小木屋。小木屋裡方方正正一個大通間,牆上掛滿了各種鐵製的物件,大部分和生活相關的物品都沿著牆壁擺放,留下中間一塊大空地,一些製作很工整的零件擺放在這塊空地上。
在牆上,還有一塊比較不起眼的銅鏡掛著。
“你們隨便找地方,我這裡通常不來人。”老獵人招呼著幾人坐下,自己去升起打火爐子給他們燒水。
接過他遞來的水,拿在手裡暖了一會,曹民說話打破了房間裡的沉寂:“我就單刀直入了,我們是曹公的調查隊,聽說闕宣在這裡自立天子,我們過來調查情況,但我們沒有找到闕宣。”
老獵人沒有吭聲。
曹民看著老獵人的眼睛,緩緩說道:“根據情報,有個名叫莊德的人擁有一面銅鏡,這面銅鏡能回答任何問題。所以……莊德,我們需要你幫我們找到闕宣。”
半晌,老獵人站起身取下那面銅鏡對曹民說道:“我是莊德沒錯,但我也不知道是哪個傢伙亂講,什麼能回答問題的銅鏡,聽到這麼離奇的事,你們還真就信。”
一旁長生插嘴:“不知道哪個老頭子信誓旦旦的說一群松鼠攻擊他這件事絕對不是說謊。”
老獵人:……
“既然如此……”老獵人拿起一塊布開始擦拭那面銅鏡,曹民得意的看向郭嘉。
瞧啊,解決了,老頭子要施展魔法了。
片刻之後,老獵人把擦拭的極為光亮的銅鏡遞給曹民:“這位客人,你看看,這是不是你們要找的銅鏡。”
曹民接過銅鏡左右瞄了瞄,又遞還給老獵人:“我不會用。”
“那這東西也就沒什麼用了。”老獵人隨手把銅鏡丟進火爐裡面。
“臭老頭!你幹什麼!”曹民大叫,趕忙讓刀子拿工具把銅鏡給搶救出來,又讓長生趕緊去整點冷水過來。
片刻之後,一個被燒的已經無法再使用的銅鏡被曹民丟在老獵人面前。
“老東西!你到底搞什麼鬼!信不信我動手啊!你別逼我啊!我動起手來連我自己都感到害怕!”
老獵人毫不在意曹民的威脅,拿起自己的茶杯吹了吹,說道:“銅鏡這種東西,肯定是假的,但闕宣在哪裡,我是可以告訴你們的。”
曹民馬上坐回原位,雙手搭在膝蓋上,恭敬的樣子就像剛才衝著對方大喊的人就不是他:“莊先生,還請告知。”
老獵人沉吟,把茶水放下:“你的口水噴到我的茶了。”
“你!”站起身來的曹民又重新坐了回去,他知道,想要對方配合,就不能和對方慪氣。
郭嘉站起身來,走到房間中間那些零件的前面仔細看了一會,抬頭問道:“莊先生,這是在改進耕犁嗎?”
耕種方式有過很多次重大變化,鐵製農具的使用在春秋戰國時期,牛耕大面積推廣是在西漢時期。《漢書.食貨至上》記載,搜粟都尉趙過在長安附近以及三輔地區,教農民“用藕犁,二牛三人”。農學家賈思勰《齊民要術》中的“趙過始為牛耕”說。(也有說藕犁是二牛一人,說法一直有待考證。)
但東漢後期人都活不下去,哪裡還有多少牛供應給你耕地,對於大漢來說,改進耕種技術也是迫在眉睫的事。郭嘉一進屋就看到了那些零件,仔細檢視之下,發現似乎和藕梨有些相似又大有不同,於是就猜想這位莊德是否是在改進耕犁。
“咦?你有研究?”莊德來了興趣,“你看看,我只想到了大致的框架,我把長直轅縮短,改為短直轅,為求硬朗穩定,以直線型為主,犁轅和犁梢的加上曲線,我試過了,比現在的長直轅好用,不費力,但是它還不能轉彎。”
“轉彎?”
“是啊,如果能轉彎,不但能一牛一人耕種,耕種的效率也能大大提高。”說起這個改造,莊德的興趣明顯要比什麼鏡子闕宣來得高太多。
郭嘉當即給他獻上了一通彩虹屁,兩人聊得那是相當投機。
只是當曹民插嘴問闕宣的事情時,老獵人卻依舊是冷眼相待。
曹民不想繼續忍下去了,他一把拎起老獵人的衣領:“老傢伙,你現在、立刻、馬上告訴我,闕宣在哪裡?”
這時,小木屋的門被開啟,一個男人的聲音傳了進來:“給我放開你的手!”
曹民回頭看,那男人身材高大,穿戴將軍盔甲,但他身後跟著的卻不是士兵,而是幾個農夫,他們的手上拿著鋼叉,正躬身咬牙,做出一副決絕進攻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