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團購物資(第3/4 頁)
飄散著大魚大肉的香氣,難免會引起不滿和嫉妒。
與此同時,鍾廣鑫在趙曉慧忙著分類整理的時候,順手打掃了門口的衛生,並且由於提前準備了充足的消毒用品,他便順便對整個走廊進行了全面的噴灑消毒。畢竟,這是我們自己居住的地方,不必在這些小事上過於節儉。
剛把消毒工具放下,趙曉慧就拿著手機跑了過來,兩眼亮晶晶的看著他“老鍾,團蝦子嗎”
鍾廣鑫瞥了一眼她的手機螢幕,微信群中正進行著一場團購接龍,這次的主題是鮮活蝦的團購。這些蝦雖然價格不菲,每斤接近兩百多元,但考慮到當前形勢下,如此新鮮的肉類實屬難得,這樣的價格尚可接受。畢竟,若非那種毒菌絲尚未發現在動物體記憶體活,且無法耐受超過八十度的高溫,人們的餐桌可能更加匱乏。正是有了這些條件,人們才能有幸享用這些食材,否則,按照當前的局勢,物價恐怕早已飆升得更為驚人。
儘管價格不菲,但多數人都能對此表示體諒。畢竟,那些賣菜的人和我們一樣,都是普通人。眼下已至七月,酷暑難耐,他們每日身著厚重且不透氣的防護服,在戶外辛勤勞作。誠然,他們是為了生計而奮力掙錢,但設想一下,如果沒有這些辛勤的勞動者,全依賴政府的調配,政府又怎能有足夠的人力去顧及每一個城市、每一個省份的糧食供應呢?
此外,物價高昂背後隱藏著一個關鍵因素:人們普遍畏懼外出,這一心理直接導致了大量蔬菜在田間熟透而無人問津,最終只能悲慘地腐爛於泥土之中,成熟的果實亦同樣遭遇,無處可售,只能無奈地在地裡消逝。情況更為嚴峻的是,由於缺乏足夠的飼養資源,不少家禽竟也慘遭餓斃。儘管有人正飽受飢餓之苦,但更多人則因當前嚴峻的環境形勢所困,食物難以找到暢通的銷售渠道,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們一步步變質直至廢棄。相比之下,那些能夠歷經艱辛被運送到城市銷售的食品,僅僅是總體數量中的滄海一粟。正是這樣的供需失衡,推高了物價,使之不斷攀升,以至於在某些人看來,即便是兩百多元一斤的蝦,也似乎成了相對廉價的選擇。
趙曉慧萌生了購買那些蝦的念頭,源自於她目睹了眾多人群正熱火朝天地參與團購活動,這瞬間點燃了她的購買熱情。儘管她的儲物空間裡已備有一定量的蝦製品,但這些均為即食的熟蝦,因為她自己並不擅長烹飪,且空間條件不允許存放鮮活食材。然而,就在此刻,趙曉慧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渴望,想要品嚐鍾廣鑫親手烹製的蝦。鍾廣鑫掌握著一套獨特的烹飪蝦的秘訣,或許是因為趙曉慧已經對鍾師傅的手藝產生了深深的依賴,她總覺得市面上無論哪家的蝦,都無法與鍾廣鑫所做的相提並論,那份美味簡直是無可挑剔。
鍾廣鑫把自己的手機遞給他,說:“要是想吃,就自己買,買完了我給你做。”
趙曉慧熟練地開機並解了鎖,心裡清楚自己的賬戶早已空空如也。這段時間以來,她所有的開銷都是用的鐘廣鑫的錢。反正鍾廣鑫剩下的錢也不知道能不能花得完,她想,能多用一點是一點吧,不然那些錢最後都只會變成一串無用的數字,那豈不是太可惜了。
“那我們買多少啊”趙曉慧看到接龍的都是一斤兩斤的買,可是一兩斤的蝦子去了頭去了殼,都沒幾口肉,但買多了,會不會有點打眼。
鍾廣鑫道“買十斤吧。”
這筆錢實在微不足道,若非趙曉慧夢中的警示,鑑於當前的狀況,鍾廣鑫絕難預料接下來會接連遭遇如此眾多的自然災害。現如今,眾人的生活正慢慢迴歸常態,不少人已邁出家門,探索新的生存之道。團購活動的頻繁湧現,正是大家竭力適應這個被毒菌絲籠罩、霧霾瀰漫的世界的一個縮影。
關於那些幾斤重的蝦,儘管有一部分人群或許因經濟原因而無法負擔,但更多人其實是出於節儉考慮,不願輕易花費。故而,倘若他們偶爾多買了一些,旁人或許只會半開玩笑地說年輕人不懂得精打細算,過於放縱自己的消費慾。這樣的言論,對他們而言,並不構成太大的困擾。然而,展望未來,一旦環境狀況持續惡化,貨幣價值大幅縮水,那時,保持低調、謹慎度日將成為明智之舉。
在鍾廣鑫的表態後,趙曉慧果斷地完成了購買,儘管她本人已親身經歷過末世的洗禮,此刻卻從鍾廣鑫的話語中汲取到了安心的力量。這無疑是長久以來習慣性依賴的體現,即便時間流轉,這份本能也難以輕易抹去。隨著首位顧客趙曉慧的大手筆,後續的一些購買者似乎受到了某種鼓舞,訂單量逐漸攀升,從四斤到五斤不等,使得原本引人注目的十斤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