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梁山泊吳用舉戴宗 揭陽嶺宋江逢李俊1(第1/2 頁)
箴言:
上臨之以天鑑,下察之以地只。
明有王法相繼,暗有鬼神相隨。
忠直可存於心,喜怒戒之在氣。
為不節而亡家,因不廉而失位。
勸君自警平生,可嘆可驚可畏。
天命高臨,地只深察。顯然有王法相繼,隱秘中有鬼神隨行。
忠誠與正直應存於心中,喜怒則需謹慎控制。
因無法節制而使家業敗落,因為不廉潔而失去職位。
勸君自警,警醒自己,生死成敗盡在其中,令人唏噓,亦讓人驚畏。
話說當時,宋太公拿著梯子爬上牆頭一看,只見火把照亮下,約有一百多人。
那中的兩個正是鄆城縣新任的都頭,是兩兄弟:
一個叫趙能,另一個叫趙得。
兩人齊聲喊道:
“宋太公!若你明事理,就把你的兒子宋江交出來,我們自會放他一條生路;如果你隱匿不讓他現身,等著看,連你這個老頭子也要一起抓!”
宋太公問道:
“宋江什麼時候回來?”
趙能答道:
“你別胡說!有人看到他在村口從張社長家酒肆裡喝酒回來的,也有人跟蹤到這裡。”
“你還能狡辯什麼?”
宋江在梯子旁說道:
“父親,何必和他們爭辯!”
“兒子既已自願棄官,縣裡和府中都有熟人,明日如果被抓去上官司也無妨。”
“已經得到了寬恕,罪責必然減輕。”
“何必去求這些人!”
“趙家那個混賬,竟然上升為都頭,不懂什麼是道理!”
“他和我之間素無情分,求他無用,不如直接放棄官職,免得受他的氣。”
宋太公悲哀道:
“真是我虧待了你!”
宋江安慰道:
“父親別煩心,官司上見了,反而是好運。”
“明日我躲到江湖上,遇到一群殺人放火的兄弟們,打入網中,又怎麼可能露面見你呢?”
“即便將我流配到外地,終有期限,等我歸來務農,也會日夜侍奉父親,直到終老。”
宋太公嘆道:
“既然兒子你如此決定,那我就不再阻攔,安排個好地方去吧。”
宋江爬上梯子,大聲喊道:
“你們不要鬧!”
“我的罪不過是犯了不該死的罪,既然已經得到寬恕,定會減輕處罰。”
“請兩位都頭先進我家喝幾杯,明日一起去見官。”
趙能說道:
“你別以為我好騙!”
宋江回答:
“我怎麼可能連累父親和兄弟。”
“你們只管進屋來。”
於是,宋江下了梯子,開啟莊門,請兩位都頭進莊裡堂上坐下,並殺雞宰鵝設宴款待。
那些百名士兵也都得到酒菜招待,還送去一些錢物。
宋江取出二十兩花銀,送給兩位都頭做封口費。
當晚,兩位都頭就在宋江莊上歇宿。
第二天清晨五點,三人一起走到縣前下處,等到天亮,才見知縣文彬升堂。
只見趙能、趙得押解宋江出官,文彬見到非常高興,責令宋江如實交代案件。
宋江一口氣供出了供狀:
“不合於前年秋季,我將閻婆惜接為妾。”
“因酒後失控,發生爭執打鬥,誤傷致死,我因此逃避了追捕。”
“如今被捉拿歸案,交待前情,甘願受罰。”
知縣看完供狀後,決定將宋江關入禁牢,等待處理。
整個縣裡的人聽說宋江被抓,誰不心疼他,紛紛前去向知縣請求寬恕,並講述宋江平日的好處。
“況且閻婆惜家中已經無人依靠,如果能幫她一把,那也是為公。”
知縣心裡也有些寬容,便批准了宋江的供狀,免去他佩戴枷鎖,只是關進監牢。
宋太公馬上準備好金錢,四處託人上告,送去贖金。
此時,閻婆惜已去世半年,而張三也失去了勢力,不再來做冤家。
縣裡處理案件,決定給宋江六十天的緩期,屆時會轉交濟州處理。
州府尹看了案情,決定寬恕宋江,並減輕處罰,安排對宋江施以二十杖刑,流放至江州監牢。
州府官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