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也就只有王小芳能夠靠得住了(第1/2 頁)
之後三個人就一起離開了。
陳秀英這裡也分到了一個知青,是一個女知青,名字叫姚玉紅。
她的長相極為普通,面板暗黃,手上也有幹活兒留下的蠶繭。
姚玉紅對幹農活雖然不咋熟悉,但她非常的心細,一下地她就時刻留意著腳上。
陳秀英也因此對這個女知青的印象好上了幾分,於是她就親自教她拔草,拔草也是一種技術體力活兒,一定要連根拔出來才成。
陳秀英教了她一遍後就讓她自個兒去嘗試去了。
起先,姚玉紅總是把握不了自個兒的力道,總是無法把雜草連根拔出,不過讓陳秀英欣慰的一點是,姚玉紅始終注意著麥苗,沒有把麥苗帶出過土。
陳秀英就讓她繼續嘗試,慢慢地姚玉紅也就能夠拔出完整的一株雜草了。
之後的勞作中,姚玉紅更是沒有絲毫的怨言,就在田裡勤勤懇懇地幹活兒,儘管已經大汗淋漓,她依然在繼續堅持著。
還是陳秀英叫她上去她才過去休息的。
陳秀英覺得這女知青和別的女知青有點不一樣,她的臉上並沒有那些知青們經常掛在臉上的優越感,也沒有那些個女知青動不動就給人甩臉子的嬌縱,是個好閨女兒。
陳秀英很樂意和她親近,便和她開啟了話匣子。
姚玉紅現下住在一個孤寡老人的家裡,那老人陳秀英也知道,是他們村裡的英雄母親,她的丈夫兒子都是軍人,都為國捐軀了,村裡的人都很尊敬她,大隊長也做主在村裡給她修了個磚瓦房給她住,不過她的性格比較古怪,和村裡的人很不和群,大多數時候都只待在自個兒的家裡,很少出門。
沒料到她這古里古怪的老婆子居然同意讓姚玉紅住進她家。
姚玉紅下鄉之前兄弟姐妹眾多,父母雖然是城裡頭的雙職工,但就憑他們倆人每月固定的工資根本養活不了一大家子的人,所以家裡過得很拮据,姚玉紅和她的兄弟姐妹們從小就幫著家裡幹活兒。
“嬸,我不累的!在家裡就屬我的力氣最大,這些活兒我幹起來還是挺輕鬆的!”
姚玉紅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陳秀英心裡暗自喊了句傻丫頭!汗都流成這樣了咋能不累?
看來這丫頭的家裡雖然住在城裡,但也不咋富裕,要不然也不會捨得讓一個小姑娘下鄉來受苦了,除了因為一些原因不得不下鄉的人。
下工的鈴聲一打,這些個新來的知青們就像是得到了大解放似的,原本哭喪著的臉瞬間變得有了些光彩,都急急往住處趕。
“這才是第一天呢,一個個就都這種德行!之後還會幹更累的活兒呢!是不是連路都會走不了了?”
大隊長瞪著這些新來的知青的背影,心裡把公社的負責人罵了個底朝天。
大隊長媳婦兒在一旁出聲安慰著。
“竟然來都已經來了,事情也已經成了定局,就不要再愁眉苦臉的了,咋樣教會這些個下鄉知青幹活兒才是重點!”
大隊長聽後面色緩和了不少,他媳婦兒說得有道理,讓這些知青會幹活兒才是重中之重!
之後的幾天裡,新來的知青們幹活兒的量急劇增加,每天公雞一打鳴就得起床,晚上太陽下山後才能回去休息。
羅卓雲這裡就算是有王小芳幫忙也累的夠嗆。
陳杰更不用說,晚上一回屋等都沒等羅卓雲,倒床就睡。
宋田田有時候也會藉著來幫羅卓雲幹活兒的藉口來找他,讓他煩不勝煩。
至於她真的是來幫他幹活兒的?
羅卓雲在心裡冷冷地呵呵了幾聲,她連個鋤頭都拿不穩的蠢貨不來幫倒忙他都謝天謝地了。
也就只有王小芳能夠靠得住了,羅卓雲如是想。
在王小芳幫他幹活兒的這段時間裡,羅卓雲總會拿出各種各樣稀奇的小零食給她,讓她的心裡無比的甜蜜,幫羅卓雲幹活越發幹得起勁。
王嬸對於王小芳幫羅卓雲幹活兒的做法不說也不攔著,只要這賠錢貨把該乾的活幹了,隨她咋整,她也不想管這賠錢貨兒的事兒。
宋田田按耐不住自個兒的女兒心思又來到了羅卓雲所在的田裡。
這回她還帶了周麗一起。
因為前些時候,她總是獨自一人來找羅卓雲,所以就被村裡頭的一些長舌婦傳出了不少的閒話。
上回她來的時候被一個路過的漢子給瞧見了,他調笑地對她吹口哨:“又來找羅知青啊!”
嚇得她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