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山河永駐(第1/2 頁)
“今年是御妖歷237年。”
“而根據主流的研究,歷史被劃分為四個時代。”
“神話時代,氏族時代,戰國時代,御妖時代。”
李智娓娓道來。
齊天聽得出神。御妖時代很好理解,也就是御妖師興起之後的時代,但沒想到前面竟然還有三個時代,而他對此一無所知,自然愈發好奇。
“太古之初,天地一片混沌,古神盤古持神斧劈開混沌,從此清者上升為天,濁者下降為地。”
“身軀化作山川大河,骨血鬚髮化作生靈百獸。”
“當時還未有人族,大地上行走著荒獸,大巫,山川水澤靈秀處生活著神獸,神靈。”
“這便是神話時代。”
“今日的妖獸中,靈智矇昧但體魄強大之種屬多半有著荒獸血脈。”
“而後便是氏族時代,也稱聖人時代,最為著名的便是三皇五帝。”
“聖人行走於大地之上,帶領一個個人類氏族艱難生存,對抗天災。”
“五帝時期後,人族便真正在大地上站穩了跟腳。”
“後來便是夏商周,和文明璀璨的戰國時代。”
“亦稱百家爭鳴時代。”
“數不勝數的學派在戰火與時光中交流碰撞,迸發了無數深刻的思想與修煉之法。”
“許多學派直到今天仍然有著巨大的生命力。比如非攻的墨家學派,學宮的道家學派,五刑的法家學派,等等......”
“最後就是御妖時代。”
“以太上道君悟出太上感應經和御妖一道為節點,文明進入了全新的階段。御妖一道飛速發展,很快取代了其他萬般道路。”
說到這,李智頓了一下。
“關於時代,你們需要了解的就這麼多,如果還想深入學習,自行去訪古學的教習那邊上課。”
他隨即笑了笑。“言歸正傳,老夫的課主要是給你們講講聯盟前後的這一小段歷史。也就是御妖時代最近三百年的歷史。”
李智喝了口茶水,繼續講道:
“三百年前,七國紛爭不休。直到秦襄公之子趙政出世,十三歲即位,剷除嫪毐,呂不韋。三十九歲掃平六國一統天下,史稱秦皇,亦稱秦帝。”
齊天聽得直咂舌,這什麼離譜劇本...十三歲即位就把弄臣和權臣全乾碎,然後二十來年統一六國。
“掃平六國後,十三年中,廣建奇觀,鎖鎮黑龍,其中最有名的奇觀便是御妖長城,今天仍佇立在聯盟西北扞衛疆土。”
“奇觀完成後,秦皇巡守四方,求永生之道,未果。”
“永生不成,秦皇深知,一統天下,既是自己天縱之資,亦是秦國六世之餘烈,連著出了七位英明的國主,這才能有此世之功。而後代子孫,既不可能有自己之天分,也不可能再有六世之餘烈。自己既不能永生,那這一家之天下,傾覆不過三代。”
“他已是千古一帝,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永生無望之際,愈發不執迷。”
說到這兒,李智買了個關子。
課堂上眾人可急壞了。
“秦皇之氣魄,亦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他深知,一家之天下在於集權,他開啟了大一統後,紛爭和權利就一定會成為這片土地的主基調。此後千年,人心便只會為稱帝稱王左右,而這不斷重複的亂世只會帶來不斷的瘡痍,化作可悲的輪迴。”
“於是秦皇在五十歲時,在泰山血祀,以天妖黑龍與自身命格祭告上天,分權於民,禪讓於民。從此,龐大的帝國被一分為八,御妖軍抵禦外敵、稷下學宮教化萬民,神農救治疾病,五刑執掌律法,歸趙護民解難,非攻鑽研技術,奇貨坊主理經濟。而最後的少昊則是秦朝貴族們的自留地,也是秦皇對子孫後代的特權,後來每一代冠軍和其後代都會自動成為少昊新的貴族,而少昊預設的一條規則也是:若秦皇后人強勢,則以其為首,若衰微,則給予照顧。這八大勢力,也各自代表了一部分人基本的權利和根本的追求。這些勢力的人員更替和歸屬不依靠血脈親情,而是可以走入千萬家的精神傳承。”
“而後秦皇建了生命中最後一個奇觀:天外戰臺。任何山君以上的戰鬥都會被接引到此。另一方面,天外戰臺會在冠軍之決開啟後接引有資格的參與者。”
“至此,御妖聯盟的雛形初顯。”
“也正是如此,秦皇留下了萬世不易,山河永駐的真正根基。”
“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