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換賽道?(第3/3 頁)
虧損,發工資都不是很及時,工資都是隔一個月發兩個月的工資,這些醫護人員也開始願意幹這個活了。社群街道辦也派出工作人員協助他們,林麗吃飯的時候和他們聊了會才知道,他們站一天在那裡維持秩序,他們才150塊錢左右,包兩餐飯。
這些街道辦派來的工作人員有的是外包的人員,有的是保安,還有的就是文員。他們也在賺外快。林麗覺得他們的伙食還是比較好的,街道辦的人說這些餐都是按人均50元一餐定的。一個外包的男孩子還和林麗說,最初做這個採核算的醫護人員一小時1500元呢,那時候疫情還比較嚴重的時候。其實上面給的補貼差不多就這個數,只是被層層剝下來了,從上大小都拿一些。現在醫護人員每小時就80-150元了。白班的少一點,晚班多一點。
林麗願意做晚班的,她覺得晚班沒有那麼熱,那個男生卻說白班人少沒有那麼累。在做這個工作的過程中,林麗也認識了一些街道辦的人,和醫院的醫護人員。她對於聊得來的都加了微信。
但是這個工作不是常有,做了兩三個月後就沒有了。又過了幾個月,這個時候採核酸工作的單位價格降到50-60元每小時,這時候他們做這個的不再是醫院那邊主導了,而是一家外包的防疫公司在主導。當時也是高興的這個朋友推薦林麗進去的。
接下來的半年,她就相對穩定在做這個,每個月收入多的時候也有七八千。她經常被分去時間比較久的一個小區,從白天到晚上十點半 。持續七八個小時,他們這個公司的人員安排比較精簡,只有那種很大的社群才會安排三四個人,每個人都要獨當一面,而且速度要快,每小時要做到600個人以上。
而林麗固定被分去的那個小區,人數在2200人左右。她就一個人。當時已經秋天,晚上,在那個空中花園風很大,呼呼地吹,很冷。
更神奇的是,這個點位的物料都沒有在室記憶體放,而是放在空中花園的一個區域裡,用隔離帶隔離。像防護服、隔離面罩、醫用N95之類。每次他們一天安排一個人過去,每個人過去都要清點物料,報到群裡。如果發現某個物料要補充了,也要在群裡說。
他們發現每次去醫用N95都是缺的。但是送物料的人說每天都送了幾十個過去。第二天去的人發現又沒有了。林麗這天去的早一些,她提早半小時過去清點物料。結果發現一個大媽在那裡翻東西,好像是在找口罩。但是那裡已經沒有口罩了。
她連那個防護帽都沒放過,以為那個是口罩,拿了好些就想走。林麗攔住了她,雖然她不是醫院的工作人員,但是現在她就代表著醫院的工作人員。她很嚴肅認真地和這個大媽說,這些都是帽子,不是口罩。這裡的東西不能拿走的,這些都是醫院的物料,點過數的,有數目記錄的。而且這裡還有監控攝像頭。
這個大媽也知道理虧,沒說什麼就離開了。幸好林麗自己帶了幾個醫用口罩過來,不然就麻煩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