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餘波未平(第1/2 頁)
麗妃被貶入冷宮、家族受牽連的訊息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後宮這潭深水之中,瞬間激起千層浪,各宮妃嬪們在震驚之餘,也都暗自警醒,行事愈發小心起來,深怕一個不小心,步了麗妃的後塵。
蘇婉兒經此一事,雖洗清了冤屈,可心中那股子後怕卻久久未散。她深知後宮之中人心險惡,往後更是不敢有絲毫懈怠,每日除了在景仁宮中讀書寫字、修身養性,便是去坤寧宮向皇后請安,跟著皇后學習打理後宮瑣事,期望能在這複雜的後宮之中尋得一處安穩之地,也盼著能借此多為皇上分憂。
這日,蘇婉兒又如往常一般來到坤寧宮,正巧碰上幾位妃嬪也在,眾人正圍著皇后說著近日後宮的一些事兒。見蘇婉兒來了,眾人的目光都不自覺地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眼神裡透著複雜的意味,有羨慕,有嫉妒,也有幾分忌憚。
蘇婉兒先是向皇后行了禮,隨後又與眾人一一見禮,這才在一旁坐下。皇后林氏笑著看向她,說道:“婉兒妹妹如今倒是越發沉穩了,經了那番磨難,還能如此淡然,倒叫本宮欣慰。”蘇婉兒微微欠身,恭敬地回道:“皇后娘娘謬讚了,臣妾不過是吃一塹長一智,往後只願能本本分分地伺候皇上,協助娘娘打理後宮,再不敢有別的心思了。”
眾人正說著話,突然有小太監來報,說是太后聽聞後宮近日不太平,特召各宮妃嬪去慈寧宮,要叮囑幾句。皇后林氏聽了,便起身整理了衣裝,帶著眾人往慈寧宮而去。
到了慈寧宮,太后呂氏端坐在上位,雖已過中年,可那通身的威嚴氣勢卻絲毫不減。她目光緩緩掃過眾人,緩緩開口道:“哀家本不想多過問你們這些小輩的事兒,可這後宮連著前朝,關乎著大乾朝的國運,容不得半點馬虎。麗妃的事兒,想必你們都已知曉了,她就是個例子,為了爭寵,不擇手段,最終落得如此下場,你們都要引以為戒。”
眾妃嬪趕忙齊聲應道:“是,太后娘娘教誨,臣妾們定當銘記於心。”
太后微微點頭,接著說道:“如今新帝初立,正是需要你們用心輔佐的時候,莫要整日只想著那些個爭風吃醋的事兒。要知道,皇上的心思都放在朝堂大事上,你們若能把後宮打理得妥妥當當,讓皇上無後顧之憂,那才是正經。”
眾人又是一番應和,蘇婉兒聽著太后的話,心中暗自思忖,太后這話看似是在告誡眾人,可又何嘗不是在暗暗敲打自己呢?畢竟自己這幾日因著麗妃之事,也算是在後宮出了風頭,難保不會有人在太后面前說些什麼。
從慈寧宮出來後,蘇婉兒便想著回景仁宮去,剛走沒多遠,卻被林答應給攔住了。林答應平日裡在後宮中並不起眼,可蘇婉兒總覺得她透著一股神秘勁兒。林答應笑著上前,看似親切地說道:“蘇姐姐,今日太后這一番話,可真是語重心長呀,妹妹聽了,心裡頗有感觸呢。”
蘇婉兒微微皺眉,卻也不好失了禮數,客氣地回道:“是啊,太后娘娘的話,咱們自然要牢記在心,妹妹這是要回宮去了?”
林答應卻湊近了些,壓低聲音道:“蘇姐姐,妹妹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姐姐如今雖說得了清白,可這後宮之中,盯著姐姐的人可不少呢,姐姐往後行事,可得更加小心才是呀。”
蘇婉兒心中一動,看著林答應,疑惑道:“妹妹這話是何意?可是聽到了什麼風聲?”
林答應左右看了看,見周圍並無旁人,才又小聲說道:“姐姐,妹妹聽聞,有人在暗中傳言,說姐姐這次能這麼快洗清冤屈,怕是背後有什麼不可告人的手段呢,還說姐姐與丞相王大人走得近,說不定這事兒背後就有王大人在撐腰呢。”
蘇婉兒一聽,臉色頓時變了,她又氣又急地說道:“這簡直是無稽之談,我與王大人不過是家中長輩有往來,平日裡並無什麼交集,怎會有這樣的事?定是有人故意在背後造謠生事,想要再次陷害我。”
林答應趕忙安撫道:“姐姐莫要著急,妹妹也是偶然聽來的,知道姐姐是被冤枉的,這才趕忙來告知姐姐,姐姐心裡有數便好,往後行事可得謹慎著些呀。”說罷,便福了福身,先行離開了。
蘇婉兒站在原地,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她知道這後宮之中一旦有了流言蜚語,那是最難平息的,況且還是這般涉及前朝大臣的敏感傳言,若是傳到皇上耳朵裡,就算皇上相信自己,可難免也會心生嫌隙啊。她咬了咬牙,決定還是要先去跟皇后說說此事,看看皇后有什麼法子能壓下這些流言。
蘇婉兒匆匆來到坤寧宮,將林答應所言一五一十地告訴了皇后林氏。林氏聽後,臉色也變得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