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乾宮深帷 > 第137章 朝堂爭議,決策之難

第137章 朝堂爭議,決策之難(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邊境在經歷了戰火與疫病的雙重磨難後,終於漸漸恢復了平靜,可大乾朝的朝堂之上,卻又陷入了新的爭議漩渦之中。

早朝時分,李承乾端坐在龍椅之上,看著下方的大臣們,面色凝重。戶部尚書率先出列,拱手說道:“陛下,此番邊境諸多變故,朝廷耗費了大量的錢糧物資,如今國庫已然空虛,若要繼續維持邊境的穩固以及聯盟的發展,怕是力不從心啊,老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削減部分開支,先充盈國庫才是。”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諸多官員的附和,可禮部侍郎卻皺著眉頭反駁道:“邊境局勢剛剛穩定,聯盟各國對我朝也是觀望態度,此刻削減開支,難免會讓各國覺得我朝誠意不足,於聯盟團結不利,再者,邊境百姓還需朝廷持續扶持,此時削減,恐生民怨啊。”

朝堂上頓時分成了兩派,你一言我一語,爭論得不可開交。李承乾靜靜地聽著,心中權衡著利弊。他深知國庫空虛的嚴峻性,可也明白邊境穩定與聯盟關係對大乾朝未來的重要性。待大臣們爭論稍歇,他緩緩開口道:“諸位愛卿,朕明白你們各有考量,然此事關乎我大乾朝之根本,不可輕率決斷。戶部且細細梳理一番,看看哪些開支可酌情削減,又不至於影響邊境與聯盟之事;禮部也需籌備些舉措,向聯盟各國表明我朝即便面臨困境,亦會堅守承諾的決心。”

下了朝,李承乾回到御書房,眉頭依舊緊鎖。他深知自己的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大乾朝的興衰榮辱,此刻的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喚來貼身太監,讓其將林嶽、蘇瑾和韓烈的近期奏報送來,希望能從他們那裡獲取更多的思路。

微服私訪,洞察民情

李承乾思索良久,覺得僅從朝堂上的奏報和大臣們的言論中,難以真正瞭解民間的實際情況以及百姓對於當前局勢的看法。於是,他決定微服私訪,親自去民間走一走。

他身著普通的布衣,帶著幾個身手矯健的侍衛,悄然出了皇宮。走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他看到了市井的繁華與百姓生活的百態。有的商鋪生意興隆,顧客盈門,可也有的店家唉聲嘆氣,抱怨著生意難做,成本太高。走到一處茶館,李承乾便與同桌的幾位老者攀談起來。

一位老者嘆著氣道:“唉,聽說邊境遭了大難啊,朝廷肯定花了不少錢去救濟,咱雖然心疼那些錢糧,可也知道邊境安穩了,咱才能踏實過日子呀,就是怕這往後啊,日子越過越緊巴咯。”

另一位老者則點頭附和道:“是啊,不過朝廷要是不管邊境,那外敵打進來,咱們可就更沒活路了,只盼著朝廷能想出好法子,讓咱大乾朝越來越好咯。”

李承乾聽著百姓們質樸的話語,心中感慨萬千。他意識到,百姓們雖然生活也面臨著諸多困難,但對於朝廷守護邊境、保家衛國的舉措還是理解和支援的,這讓他越發堅定了要妥善處理好當前難題的決心。

他又走訪了京城周邊的一些村莊,看到了農民們辛勤勞作的場景,也聽聞了他們對於賦稅、收成等方面的擔憂。每到一處,他都默默記在心裡,這些來自民間最真實的聲音,為他接下來的決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權衡利弊,擬定方略

回宮之後,李承乾結合微服私訪所瞭解到的情況以及大臣們的建議,開始著手擬定應對之策。

他先是召見了林嶽,與其商討如何在保證邊境安全的前提下,最佳化軍事開支。林嶽提出可以對邊境的駐軍進行合理整編,裁汰一些冗餘的兵員,同時加強對士兵的訓練,提高軍隊的戰鬥力,這樣既能節省部分軍費,又不至於削弱邊境的防禦力量。李承乾覺得此計可行,便讓林嶽去著手安排。

接著,他又與蘇瑾商議如何在外交上安撫聯盟各國,同時又能展現大乾朝的難處,爭取各國的理解與支援。蘇瑾建議舉辦一場聯盟各國的交流盛會,邀請各國使者和重要官員前來,在盛會上坦誠相告大乾朝目前的經濟困境,並且提出一些可以共同合作發展的專案,比如聯合開闢新的貿易商路、共同開發邊境的一些資源等,透過合作共贏的方式來鞏固聯盟,而不是單純依靠大乾朝單方面的物資投入。李承乾對這個想法十分讚賞,當即吩咐蘇瑾去籌備此事。

對於韓烈,李承乾則傳書告知他要在邊境繼續加強軍民團結,鼓勵百姓發展生產,利用邊境的特殊地理位置,開展一些特色產業,既能增加百姓收入,也能為邊境的穩定提供助力。

同時,李承乾還責令戶部在國內推行一系列開源節流的舉措,鼓勵商人投資興辦實業,增加稅收來源;在節流方面,嚴格審查各級官府的開支

目錄
三生道之潛龍伏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