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山洞避雨(第1/2 頁)
蘇家村車馬眾多,一輛輛馬車排列整齊,馬匹嘶鳴,車輪滾滾。
盧佑安與胡叔所在的馬車緩緩駛入這支隊伍之中,瞬間便被淹沒,絲毫不引人注目。
盧佑安坐在馬車裡,透過車窗看到外面的景象,心中那根緊繃的弦才漸漸放鬆,長舒了一口氣。
逃荒這一路,蘇家村不缺水,不缺糧,村民們的精神面貌比較好。
他們一個個面色紅潤,眼神明亮,走起路來昂首挺胸,充滿自信。
在這逃亡的路上,蘇家村的隊伍就像一塊誘人的肥肉,引得周圍的難民紛紛側目。
那些難民衣衫襤褸,面容憔悴,眼神中滿是飢餓與渴望,他們眼巴巴地望著蘇家村馬車上裝載的物資,喉嚨裡不自覺地吞嚥著口水。
然而,當他們看到圍在車旁那些身材魁梧的壯漢,以及壯漢們手中緊緊握著、在陽光下閃爍著銀光的大刀時,眼中的貪婪瞬間被恐懼所取代。
他們雖心有不甘,但也只是敢怒不敢言,更不敢輕易上前明搶。
這時,路中央突然出現了一位婦人。
她頭髮凌亂,面容憔悴不堪,身上的衣物破破爛爛,滿是補丁,懷中緊緊抱著一個年幼的孩子。
那孩子骨瘦如柴,小臉髒兮兮的,閉著眼睛被婦人抱在懷裡,似乎只剩下最後一口氣了。
婦人瞧見蘇家村的隊伍漸近,像是抓住了最後一絲希望,她踉蹌著衝到隊伍前面,“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膝蓋與地面碰撞發出沉悶的聲響。
她的額頭迅速磕在地上,一下又一下,揚起陣陣塵土,嘴裡不停地祈求著:“求求你們,行行好,施捨一點糧食吧,我的孩子快要餓死了。”
村裡的眾人瞧見這一幕,皆面露同情之色。
他們並非鐵石心腸之人,怎會對這樣的慘狀無動於衷。
然而,目光只要稍稍偏移,看到不遠處那一群虎視眈眈的難民時,心中的憐憫便被現實的擔憂所壓制。
那些難民猶如餓狼,正等待著任何一個可以撲食的機會。
他們深知,一旦給這婦人一點糧食,其他難民定會如潮水般湧來。
到時,場面將失控,他們所攜帶的糧食必然保不住。
在這殘酷的世道中,生存的壓力讓他們從一開始就不敢輕易亂髮善心,只能無奈地別過頭,硬起心腸,繼續趕路。
眾人心中雖有不忍,但為了集體的安危,只能強忍著內心的煎熬,指揮著車馬緩緩繞過婦人。
馬蹄聲雜沓,車輪轆轆作響,隊伍加快速度,一刻也不敢停歇。
每個人都神色緊張,警惕地注視著四周,生怕那些難民會突然衝上來。
婦人依舊跪在地上,雙手緊緊抱著孩子,額頭的汗水和灰塵混在一起,順著臉頰滑落。
她的嘴唇乾裂,眼神中滿是絕望和無助,眼睜睜地看著隊伍漸行漸遠,直至消失在道路的盡頭。
那離去的背影,彷彿帶走了她最後的希望,讓她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之中。
周圍的難民們看到這一幕,眼中閃過一絲失望,隨後也陸續收回了目光。
等快到午時的時候,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風雲變幻。
一陣狂風呼嘯而過,似鬼哭狼嚎般淒厲,所到之處,塵土飛揚,樹枝亂顫。
緊接著,陰雲如黑色的幕布迅速遮蔽了整個天空,陽光被完全遮擋,天色瞬間暗沉下來。
那濃厚的雲層低低地壓著,彷彿觸手可及,給人一種強烈的壓抑感。
蘇家村的眾人察覺到這天氣的驟變,臉色頓時變得凝重而憂慮。
在這荒郊野外,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一旦下起雨來,根本沒有可以躲避之處。
眾人心中清楚,若是被雨水淋溼,衣衫盡透,染上風寒可就麻煩大了。
趁著雨還未落下,隊伍中頓時忙碌起來。
大家七手八腳地找出家中攜帶的油布,齊心協力地將馬車上的糧食仔細蓋好,確保每一處都遮蓋嚴密,不會讓糧食被雨水淋溼分毫。
隨後,眾人紛紛站起身來,踮起腳尖,向四周張望。
目光所及之處,除了稀稀拉拉的樹木與隨風搖曳的雜草,根本不見任何可以用來避雨的建築或山洞。
每個人的眼神裡都透露出焦急與無奈。
這時,周石頭和蘇文均的身影從山裡匆匆跑出。
原來,周石頭經驗老到,見天色突變,狂風乍起,濃雲蔽日,便敏銳地意識到一場大雨即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