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農家女1(第1/3 頁)
寫在開篇:
第一,本文所有世界架空,關於貨幣、年代、官職等都請不要參照現實世界或你在網上查到的世界。畢竟古代的很多事物從來就沒統一過,比如一石大米,有的朝代可能賣300錢,有的朝代可能幾千上萬錢。
第二,作者也是個邏輯控,會盡量符合邏輯,如果你覺得不符合,請自行腦補。
——正文——
清晨,溫月從村裡挑著水回家,幾個愛閒聊的婦人又圍在一起嗑瓜子,李二嬸子看到她就怪聲怪氣的說:“喲,月娘又挑水呢,你家人也不多啊這都幾趟了?”
溫月腳步不停,只抬頭微微一笑:“是啊,家裡糧不多了,就給大家喝個水飽。”
李二嬸子被噎了一下,想了想居然覺得有道理,急匆匆的告別幾個婦人,回家就叫她兒子再去挑一擔水。
溫月回到家,邊往水缸倒水邊和她婆婆周氏說:“阿孃,井裡的水位又下降了。”
周氏嘆了口氣:“不下雨也沒辦法,河裡的水位也降了不少。”
溫月默了一下又說:“聽說城裡這月的糧價又漲了五十文。阿孃,我想多買點糧食回來,可好?”
周氏有點驚訝:“下個月不就能收糧了嗎?家裡也還有些……”
“您看看這天都幾個月沒下雨了,下個月不知道能收多少呢,一畝地能收一石糧都難。到時候要是不夠再去買,就不是現在這個價了。”
想了想又說:“也不知道今年會不會免稅,要是不免,也不知道上哪去找糧來交,說不得就要賣地了。”
“賣地?那肯定不行!”周氏一聽賣地就急了:“那,那要買多少糧?”
溫月想了想才說:“我明天去縣城看看情況,先買一點,回來再和您商量。”
周氏聽她這麼說就暫時放下擔心,點頭同意了。
傍晚,初夏的微風溫暖而清新,溫月從村頭走到村尾,本該生機勃勃的鄉村風景卻蔫噠噠的。
從去年冬天到現在就沒見過雨,連雪都沒有下,整個冬天就是乾冷。平時大家都是去河裡挑水澆地,可河水卻越來越少了,村裡的幾口深井還能供大家日常飲用,但也堅持不了太久。
這是溫月來到這個世界,成為張月娘的第二天,她已經基本熟悉了這具身體和目前的劇情,明天打算去縣城逛逛,順便也要慢慢把物資囤起來了。
想想也是神奇,前天她還在家找工作,現在已經到古代來打工了。
當初她已經失業在家半年,一直不能接受自己被公司裁員的事實,每天就在家鹹魚躺,直到存款開始告急,每個月還有近兩萬的房貸要還才有點著急了。
可是行業蕭條,到處都在裁員,曾經也算是公司中層管理,拿過幾十萬年薪的溫月接受不了送外賣做保潔的工作。
系統就在這時候找上了她,問她是否願意和系統繫結去不同時空的小世界做任務,替一些因為小世界動盪,不偏離了原有命運的任務物件消除執念。
任務是一個月一次,失敗會解除繫結,成功則能獲得積分並得到下一次任務的機會,而積分可以換現實世界的貨幣。
溫月感覺這工作還挺有趣的,沒多想就簽了合同繫結系統,還來不及準備一下就被系統傳過來了。
上河村位於東安國的平河郡,周邊都是種地的農家人,沒讀過書,也說不清朝代,但看家裡傢俱都是矮桌矮櫃和類似榻榻米的床榻,估計著跟隋唐時期差不多。
原主張月娘現年18歲,是隔壁下河村的張家長女。母親在她8歲時病亡,爹隔年就續了弦,就這麼有了後孃和後爹。
在家時她明白後孃後爹的態度後就勤勞肯幹,農活家事一把抓,後孃雖然事事苛刻,但看在她能幹的份上還是勉強養大了。
張月娘16歲時被嫁到林家做了續絃。林家在上河村也沒親戚,他爹孃都是二十多年前從外地來的,丈夫林浩是林家獨子,被征服兵役後,家裡就只有一個老母和一雙幼子幼女,他怕家裡沒人照顧,就打聽到了名聲在外的張月娘,付了兩貫錢的聘禮在出徵的前一天娶了她。
林浩一去兩年無音訊,原主和婆婆以及一雙繼子女卻還相處和睦,比當年在孃家時日子好過了不少。
眼見著日子起來了,村裡卻在今年發了旱災,到了6月快要收麥時,平河郡遭遇難得一見的大蝗災,地裡顆粒無收,水也斷了,全村只好去逃荒。
丈夫林浩仍然沒有訊息,原主也只能帶著婆婆和一雙繼子女,跟村裡人一起走上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