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侯府庶女3(第1/2 頁)
餘子陽認真的看了她一眼,想了想才說:“沒有什麼特產,種的最多的是水稻、小米、小麥和菽,其中又以大豆最多。”(注:菽是各種豆類的統稱)
溫月繼續追問:“大豆價賤,為什麼最多呢?是地不好?”
餘子陽覺得自己真的有點小瞧這個女人了,也忍不住更認真的回答:“確實如此。此地冬日天長,天寒,沙質土地多,其他作物雖也能種但產量地,只有大豆不挑地,產量和其他地方也能差不多。”
這次月娘思索了一會,突然問:“此地種夏瓜嗎?”
“什麼?”餘子陽覺得問題有點跳躍,搖頭道:“沒有見到過,瓜又不能飽肚,哪有人捨得用農田種瓜。”
“我記得有本書上提到過,夏瓜在陽光充足的沙質土地生長,個大又甜。瓜雖不能飽肚卻能賣錢,我記得京城的夏瓜價格也不低。不如你派人打聽一下夏瓜是否有銷路,再算算種瓜和種豆哪個更划算?”
餘子陽問:“果真?是什麼書?”
就知道要問什麼書。溫月無奈,只能說:“什麼書真不記得了,好幾年前看的,似乎是一本遊記。你可以找幾個瓜農問問。”
其實沙質土地種棉花更好,在這個時代也更容易更穩妥,只是現在陳國還沒有棉花,或者沿海有了還沒有普及,她手頭沒人手去找,時間也來不及。
雖然不知道是哪本書有點遺憾,餘子陽還是覺得有了一條思路,不由坐不住了,認真的和溫月道謝後,急匆匆的去了前廳,找師爺商量去了。
溫月逛了幾日街,還是沒有拿定主意做什麼生意。她不想隨意的搞什麼玻璃水泥,那玩意如果沒有合適的時機和強大的靠山,自己賺不到錢不說還會落坑裡去。第二天開始她沒再逛街,派人去借了縣誌來看,想了解一下本縣的特色和歷史。
這個縣的冬天很冷,人們只能靠皮毛和火取暖。土地算是肥沃,沙質土卻佔了一半,荒地也不少,都是因為不適合種糧食就被放棄了。城外以西有一條叫黑沙河的大河經過,東北方向卻有幾座大山,一年中有大半年都是積雪,應該就是引起山洪的那些山了。
縣誌記載此地三五年就遭遇一次山洪,不過都不算嚴重,人們都避開了山洪的區域居住。但那是普通的小山洪,要是百年一遇那種就沒那麼容易避開了。溫月想讓餘子陽修建洩洪渠和人工湖,但這事太大了,不能空口白牙的說,也需要足夠的財力支援。
嘆口氣合上書,打算去花園走走換換思路。
平時跟在她身邊的是蘭心,荷心喜歡留在屋子裡做繡活,順便也管著她屋子的事。蘭心見她唉聲嘆氣的,就問:“少夫人是有什麼煩心事嗎?”
溫月又嘆一聲:“如果有人想挖一個大湖,你覺得是什麼原因?”
“大湖?是為了遊湖?”
溫月搖頭:“除了遊湖,還能幹什麼?”
蘭心看著池塘裡游來游去的錦鯉:“還能幹什麼……養魚?”
“養魚?養蝦?對!”溫月一擊雙掌,覺得是個思路。
吩咐蘭心:“你去跟廚房說我要吃魚,讓他們買幾條好吃的魚回來,蝦也要。”
蘭心愣愣的,答應著去了。
晚上便吃了魚湯,滋味鮮美很是不錯。溫月說接下來幾天都要吃魚和蝦,讓廚房每天儘量買不一樣的魚蝦,如果買不到也儘量做不一樣的菜式。這時候富貴人家已經有了鐵鍋,溫月還教廚娘幾種做魚的方法,紅燒清蒸煎鍋都有。
第二天晚上餘子陽自己過來了,溫月帶著疑問的眼神看他。
餘子陽摸摸鼻子:“聽說你這兩天愛吃魚,我來嚐嚐。”
原來是吃貨屬性發作了。
晚上吃的魚是這邊特有的一種紅唇魚,就是按溫月教廚娘的做法,醃製後再清蒸,肉質細膩滋味鮮美,吃得餘子陽很滿意。
喝茶時他問:“你很愛吃魚?”
溫月搖頭:“倒也沒有很愛,只是想試試這邊的特產。你覺得這魚怎樣?”
“不錯,甚好。”
“能不能讓人養?”
“這……想吃去買就行,你還想養?”
溫月瞪眼。想了想人設又趕緊溫和的道:“不是我吃。我是覺得這魚是我們的特色,那能不能讓百姓大量養殖,成為本縣特色,也可以讓百姓賺一點錢。”
餘子陽覺得她瞪眼時有點可愛,有些遲疑的道:“可是如何大量養殖?大部分百姓並沒有什麼家財。”
溫月道:“我是想,城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