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其他小說 > 快穿之現代修真錄 > 第19章 農家女19

第19章 農家女19(第1/2 頁)

目錄
最新其他小說小說: 歲月悠閒就是仙方舟:開局前文明,我製造米亞爾御獸小道士嬌軟美人一哭,七零糙漢心都化了快穿之現代修真錄步步傾心,王妃千歲微醺夜,她狂撩,京圈大佬紅溫了終極:這個鎧甲召喚人有點邪乎我的爸爸是最終BOSS一劍時空醬爆虯龍涉江採芙蓉旦那(父女 1v1)[快穿] 救命!萬人嫌他又美又撩溫瀾潮生九思而行飲鴆止渴浪與礁石錯軌行星傍晚降雨

張老漢父子倆每日午時過來吃飯,本以為能吃上面餅米飯就不錯了,誰知溫月竟給他們吃滷肉飯,天天都吃肉,把個張老漢感動的淚眼汪汪,做事情更加仔細上心。

溫月她們就每日收完攤後順便去屋子看看進度,有意見就當場提當場改。進度非常喜人,提前兩天就完成了。溫月照舊給了半個月的工錢。又看他們手藝還不錯,就畫了火炕的圖紙,讓每個屋子都加做了火炕,又花了小半月。

這時候除去最重要的床,其他傢俱很少。溫月又去木工坊定桌椅和櫃子,發現竟然有高腳的桌椅和傢俱,說是外邦傳來的樣式,京城都開始流行這種。溫月很高興的定了新式的傢俱。

所謂高腳也不是現在酒吧那種高腳,只是雙腿可以正常下垂的坐姿,不像以前的矮桌,不是席地就是坐著像蹲著的矮凳。

到了三月底,縣城的屋子終於整修完成,簡單的傢俱也安裝好,再把家裡的行李搬去就可以入住了。

溫月以前就特別討厭搬家。想著自己來古代不到一年搬了三次家了,真是一把辛酸淚。還好這次鍋碗瓢盆都是不搬的,留在家裡有時候回來了能用,那便直接買全新的。

搬家前溫月還想把地租出去,周氏卻是不同意,想隔三差五的回來打理一下,自己收了今年的糧,畢竟還免稅。溫月拗不過她,最後就說請幾個短工打理,否則農忙時歇半個月生意回來收幾石糧,並不划算。

周氏聽她算了一下賬,現在每天都收入幾百文,確實不划算,最後也同意了。

溫月就找了村裡新落戶的一對李氏夫妻,他們家兩個大人三個孩子,只分了兩畝地,肯定是不夠吃的。就去請他們平時幫忙照看一下農田,每月給他們200文,農忙的時候另算。夫妻倆高興的答應了,就偶爾澆水拔草捉蟲,又不是天天做,幾個月下來就能白得一貫錢,豈有不賺的道理。

四月初一,全家人終於順順利利的搬入新家。

周氏住了東邊的堂屋,溫月就住西邊的堂屋,中間就是大家的起居廳。兩個孩子分了東西廂房,石哥兒謙讓妹妹住了東廂,自己住西廂。但樂姐兒習慣了跟溫月睡,新奇了一番自己的屋子,照舊還跟溫月住,溫月也沒趕她。

入住後溫月就履行諾言,去給石哥兒找合適的私塾。

縣城以前有三傢俬塾,一般都是啟蒙用的,中了童生以後還可以去縣學讀書,災荒時好多人離鄉,溫月打聽了一下,現在還是有兩家在辦學,一個是以前一直辦的私塾,那先生是個秀才,家族比較得力,這次災荒沒有去逃難。還有一個新開辦的,他家是逃難過來的,也是秀才,在老家也辦過私塾。

據說老私塾那老先生已經五十多歲,擅長明經;而新開辦這家的秀才是個三十多歲的年輕人,各方面都差不多,算學也比較擅長。她覺得年輕先生精力足,而且石哥兒明顯有算學天賦,就備了禮,帶了石哥兒去這個先生處報了名。

這個私塾是新開辦的,又是外地來落戶的,本來就沒收幾個學生,先生也不考問什麼,只問了問話,見石哥兒性格沉穩又聰明,就很高興的收下了他,交了每年兩貫錢的束脩,拿了一本薄薄的書回來。

讀書的事情落定後,溫月又給石哥兒準備好筆墨紙硯,裝在周氏編的藤條小書箱中,每日早早起床,照舊和大家一起練武,吃完早食才去讀書,午食就吃自帶的餅子,下學後又來溫月的鋪子裡幫忙做事,一家人忙完鋪子裡的事才一起回家吃晚食。

石哥兒也說到做到,每晚做完先生布置的作業又溫習完功課後就教樂姐兒認字。溫月做了快一年的文盲,也趁機說做生意要記賬,跟著石哥兒一起學認字。

石哥兒驚喜不已,沒想到自己還能教阿孃。從此每日上學更是認真,回來又教習一遍也算是又學了一遍,自然比別人學得更好,常常得先生誇獎。

一家人過得其樂融融,明明去年才發生的災荒,卻像已經過去了很久。

生意遷進鋪子,家也搬到了縣城,省了每天回來路上的兩個時辰後,溫月就覺得鋪子裡只賣滷肉飯有點單調了。

想了想,每天的滷肉增加了兩個豬蹄和五斤五花肉,另又加了豬心、豬舌和豆乾。每天都一併滷好,客人可以來吃飯時可以額外點滷味拼盤,也可以直接買滷味回家,跟家裡人一起吃。

天氣熱了,又每天煮一大鍋陳皮綠豆湯,甘甜又解暑,一文錢就能喝一大碗。

客人們對新開發的菜品很是滿意,有時候來買滷味回家的甚至比來吃滷肉飯還多,畢竟一個人在外吃飯的時候還是

目錄
聽聞你情有獨鍾重生之當家主母古穿今:大小姐需要仙君低聲哄霍格沃茨的獅院女孩換親奪回氣運!軍官老公釣成翹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