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御醫家的小女兒24(第1/2 頁)
季父聽了溫月的話,就拉上趙何兩家,一起去了兵丁那邊,表示願意免費提供青磚,幫他們重新建幾個磚房。
幾人聽了果然眉開眼笑,連說那怎麼好意思?季父直說應該的,你們在這邊陪著我們吃苦受累,之前這土屋也是暫時住的,現在上面同意燒磚,肯定要給你們住的地方也建好,咱們整個村都一樣嘛。
兵丁的臉色就好了,也允許大家輪流去修路,不然全村人都湧上去修路,不能家裡啥也不管吧,燒磚建房子都不能停呢。
那村道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一條兩三米寬的土路,也就清理雜草灌木,搬開稍大的石頭,有坑就填平,做成能走人的平整道路就行,婦女老人都能幹。
官府發的五斗糧肯定是不夠吃的,很多人家添上一半野菜混著吃也都快吃沒了。給溫月家幫工是沒錢的,但中午提供兩個餅子一碗素菜,也是很好的一頓了。除了去修村道的,各家都有一兩個青壯來幫季家建房。
三哥畫好了範圍和標記,溫月跑來跑去的傳達指令,十幾二十個人一起動手,打地基、砌牆……只用了一個月,季家的屋子都準備上樑了!每天都看著那牆一截截往上漲,真的很有成就感啊。就連幫忙的人也覺得不虧,他們都學到了磚房怎麼打地基和砌牆,原來磚屋的地基是這樣做的,砌磚要砌丁字形,學到了學到了!
等到趙書吏再來的時候,就看到沿河都是一塊塊方方正正的水田,離河遠些的地方也有些旱田,青青的禾苗筆直成列的立在水田中,映著波光粼粼的水面格外漂亮。
還有季家的房子已經有一丈高了,在一片荒地中尤其顯眼。這是堪比城裡的房子啊,幾時見過農家的屋子建這麼高的?趙書吏不由得有些酸的想,他自家的屋子都沒這麼好,至少沒這麼大。
這個月又燒了幾萬匹磚出來,季父問趙書吏是每個月都收一批,還是等村裡都建完了一起收?趙書吏想了想,反正上面也沒催,還是一起收吧,每個月收豈不是每個月都得麻煩一次?
那可好,現在趙家和何家就一起動工了。季家這邊上樑後就是做屋頂,不需要那麼多人手了。不過屋頂就沒有瓦了,做瓦的工序太複雜,買瓦又沒那麼快,而且很多人都買不起,最後就打算用木板。
其實就是用木板鋸成小塊做的木瓦,在木屋建築也比較常見。只是青磚和木屋頂的結合似乎有些奇怪,不過青磚牆配上原木色的木屋頂,倒也別有風味,顯出些溫馨和諧。
還好有個村民會些木工活,他之前就幫著季家做了木窗木門等,二哥和三哥有些興趣,也跟著學了些,幾人一起又忙了近一個月,才堪堪完成了這屋頂。
季家建房之後,大家又來幫兵丁建房了。這次更快,因為就是幾個簡單的小房間,不需要什麼堂屋廂房,只用了半個多月,季家的屋頂還沒做完,幾個兵丁的屋子倒是先建好了。
溫月的土豆和藥材也長勢良好,土豆長得很快,季父非常奇怪這是什麼藥材,怎麼從未見過。溫月暗暗偷笑,心想你見過才怪了。
不過他對其他幾種倒是有些猜測,說是有點像田七、砂仁和藿香。還說這幾種確實是喜歡潮溼溫暖的氣候,怪不得能養活。
在到達嶺南的五個月後,季家的農家大院建好了!
除了幾個兵丁建在村口的幾間小屋,這是全村第一個建好的青磚大院,就連院子都用青磚圍了一米多高的鏤空圍牆,又漂亮又氣派。
此時村裡人因為燒磚和建房子都熟悉了起來,大家都來參加了季家的喬遷宴。
有人送一塊布,有人送半袋糧,有人送一把青菜,還有人就帶著今早採的野菜,反正是沒空手。季家也不嫌棄,只要來了的都好好招待。
不過這時候全村人都還沒房子,更沒有桌椅板凳,季家的碗筷也不夠,最後溫月出了個自助餐的主意。來的人都自帶碗筷,季家就做幾鍋大鍋菜,還到城裡買了不少新鮮的燒雞烤鴨和叉燒肉,放在院子裡臨時做的幾個木長桌上,請大家排隊自行取用。
雖然有些不倫不類的,但也很豐盛了,不說窮人家幾個月都沒吃過肉,有些人家甚至連官府借的五斗糧都吃完了,早就已經勒緊褲腰帶過日子,就是趙家何家等,流放時身上也沒藏多少錢,現在都用的差不多了。
溫月要不是有空間,季家也早就吃不上飯了,真以為搜身的人那麼笨?搜出來自己都是有份的,誰會不盡心。
所以這一頓還是吃得大家眉開眼笑,再加上看著漂亮氣派青磚房,想著沒兩月自家也能住上這樣的屋子,就忍不住樂。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