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擴編先登軍(第1/2 頁)
沈今安面帶猶豫。
青州戰事太過順利了,導致後面,他都不需要親征了。一直以來,沈今安都是一個極度渴望戰爭的人...
現在在青州投入了大軍十六萬,其中六萬先登衛、四萬朱雀衛、三萬振武衛、三萬虎豹騎第一衛。
在冀州,他身邊還有三萬羽林衛、一萬龍驤鐵甲、一萬虎賁親軍,攏共五萬兵馬。
在幽州,有王斐節制的六萬兵馬,飛熊衛和驍銳衛。除此之外,還有九萬虎豹騎...
他決定了,再擴軍六萬,雖然說現在有點壓力,等秋收結束以後,就能緩衝過來了。
沈今安輕語:“再擴軍六萬。”
“從四十萬俘虜中,選其青壯六萬進行擴軍,其餘俘虜分批安置投入屯田,工事建設。”
聲音雖輕,但不容置疑,直接定了調子。
“傳本州牧令,擢升宇文霸為先登軍兵馬總使。”
宇文霸成為了昭武軍體系中的第三位兵馬總使。
第一位是沈白,兼任了虎豹騎兵馬總使,節制虎豹四衛。第二位是王斐,就任幽州軍兵馬總使,節制飛熊衛、驍銳衛。
“原先登衛,擴編為先登軍,編制為十二萬。下屬先登第一衛,先登第二衛,先登第三衛,先登第四衛。”
這六萬兵馬都擴充在了宇文霸麾下。
“至於江雀、汪煜,再等等吧,等拿下青州後,一起論功。”
眾臣聽了之後一愣,這主公真是雷厲風行。事情就這樣定了下來了,他們這都沒怎麼發表意見啊...
“諾。”
對於接下來戰事發展,沈今安又開始商議了。與其說商議,其實就是一言堂..
“青州局勢漸漸明朗,張蛟十萬黃巾困守北海。朱翁退守齊郡,加上他的兵力補充,兵馬也是十萬左右。”
“先打張蛟,還是先打朱翁。”
沈今安看向郭瑾、陳煜,想看看他們的決策。其實他心中已然有所定計了。
郭瑾思索片刻,開口道:“主公,我等遠處冀州,所明之事,皆是靠傳信瞭解,與其我等決策,不如讓宇文霸自行定奪。”
“這幾戰下來,足以證明宇文霸位列當世名將也。”
沈今安面露不滿,微微皺眉,眼中閃過一絲不悅。
他本期待郭瑾和陳煜能給出更具建設性的見解,而非將決策之權輕易推給宇文霸。
“宇文霸雖是將才,然戰場局勢瞬息萬變,他身處前線,所見所慮難免侷限。本州牧坐擁大軍,若事事皆由前線將領自決,還要你等何用?”
陳煜見狀,趕忙拱手說道:“主公息怒,郭公之意或許是宇文霸對青州當地地形、敵軍虛實更為熟悉。”
沈今安點頭:“陳煜,說說你的想法。”
陳煜道:“主公,依我之見,張蛟困守北海,士氣低落,先取張蛟,可振奮軍心,且能斷朱翁一臂。之後再全力攻打朱翁,勝算更大。”
沈今安笑道:“怎麼張蛟成為朱翁的臂膀了。”
陳煜:“主公,如今形勢完全逆轉,在青州之地,他們兵力薄弱,遠不如我軍,思索之下,他們必定會抱團取暖,以抗衡我軍。”
在旁的李御也是一愣:“這....,黃巾軍畢竟是亂軍叛變,他朱翁會冒如此天下之大不為。”
陳煜微微點頭:“如今天下大亂,欲稱王稱霸者,不在少數,只要能成就大業,他朱翁不會吝嗇這外在虛名。”
沈今安聞言,也是頗為認可:“那恐怕他們都會覺得,我軍會直取北海吧..”
諸臣一愣,好像還真是,那必定會在北海嚴防死守。
沈今安接著說道:“既然如此!何必僵在北海之地,率軍直取齊郡!拿下朱翁!”
“朱翁恐怕根本不會對我們設防,畢竟明面上咱們還是友軍呢..”
陳煜聞言也是深思,可行。
郭瑾眼中閃過一絲銳光,點頭。
武閣諸臣向來對沈今安馬首是瞻...
如此,冀州核心的意見短暫形成了,先打朱翁,再打張蛟。
沈今安目光一凜,狠厲之色在眼中一閃而過,接著說道:“傳我軍令,先命一偏軍佯裝進攻北海,大張旗鼓,製造聲勢,務必讓張蛟以為我軍主力將全力攻打北海。”
“與此同時,調動在青州所有的兵馬,輕裝簡從,日夜兼程,直逼齊郡。”
“傳令給宇文霸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