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各方雲動(第1/2 頁)
景和元年六月,局勢驟變,天下大亂。
涼州牧董灼,親率二十萬西涼鐵騎,揮師南下,直逼司州朝廷。
董灼昭告天下:
“朝中奸邪之徒,矇蔽聖聽,擾亂朝綱,吾率二十萬鐵騎南下,只為匡扶社稷,撥亂反正。”
一路勢不可擋,所過之處,望風而降。
朝廷一方,亦當機立斷,急遣大將韓枕,統領十五萬精銳之師,日夜兼程,奔赴洛水之畔,以阻董灼大軍之進。
至此,一場驚心動魄、慘烈至極的洛水之戰,已然拉開帷幕。
此十五萬大軍,乃司州朝廷之最後倚仗,若此戰失利,天下十三州必將分崩離析,諸侯割據,稱王稱帝者,不知何許。
幽州牧公孫澤統軍八萬,再度於樂浪郡與劉和展開決戰。彼時,劉和所部僅餘四萬餘人,公孫澤本已佔據絕對優勢。
然而,昔日冀州玄武軍殘部歸入劉和麾下,文仇、陳繼斧、李成、程式、許勤等一干人等皆效力於劉和帳下,致使劉和軍勢陡然增強,得以與公孫澤長久對峙。
幷州匪患猖獗,匈奴又屢屢犯邊,幷州牧丁莊雖擁兵十萬餘,然其對幷州之掌控力卻與日俱下。
青州南北對峙,青州牧與青州起義軍激戰正酣,青州牧更處下風。
……
冀州 鄴城 冀州牧府
冀州牧府正廳內,一份份密報接連呈上。
沈今安端坐高位,凝視著這些密報。
下面則是密密麻麻站滿了冀州的大臣們
冀州文武,上百位官員皆在此。
沈今安閉上雙眼:“你們所有人都掌握一下這個情況,一炷香以後,講一講你們的看法。”
眾人應道:“諾。”
一炷香後
沈今安緩緩睜開雙眼,伸手點了郭瑾:“瑾,你來說說看。”
郭瑾上前一步,拱手行禮後,神色凝重地開口道:
“主公,如今這天下局勢可謂亂象叢生。涼州董灼揮師南下,其勢洶洶,朝廷雖遣韓縝率軍阻攔,但那十五萬大軍能否抵擋得住二十萬西涼鐵騎,實在難料。”
“一旦朝廷兵敗,天下必將陷入更大的混亂,諸侯割據之勢怕是再難遏制。”
沈今安微微點頭,說道:“如今朝廷頒佈勤王詔令,我們冀州當如何抉擇?是響應詔令出兵勤王,還是作壁上觀,諸位暢所欲言。”
郭瑾沉思片刻,回道:“主公,依臣之見,勤王一事需謹慎思量。我冀州雖兵強馬壯,但此番勤王風險不小。若勝,不過朝廷些許嘉獎,可若敗,恐損兵折將,危及冀州根本。”
陳煜也搖頭反對:“主公,萬萬不可。如今各方勢力皆在觀望,我們何必充當出頭鳥。不如儲存實力,以待時變。”
王艾開口道:“主公,涼州軍勢大,朝廷此次怕是凶多吉少。若我們貿然勤王,很可能成為涼州軍的首要攻擊目標。”
宇文霸也附和道:“主公,其他州牧皆是按兵不動。”
一時之間,眾人皆反對勤王,覺得沒有任何好處,還會損兵折將,還要跟西涼鐵騎直接對上。
沈今安緩緩開口:“罷了,如今我軍兵力雖鼎盛,但也有大部是新招募之軍,諸將勤加訓練,不可懈怠。”
“勤王之事作罷,繼續議事。”
眾人俯首:“主公英明。”
郭瑾:“主公,二十餘萬大軍屯於鄴城,兵馬實屬過多,請主公決策,將兵馬調駐各地。”
沈今安點頭:“本州牧也早有打算,如今局勢穩定,當調兵駐防邊界地帶。”
沉默了一會,開口:“宇文霸,率三萬先登衛駐守漁陽,李黑虎輔之。”
“王斐,率三萬飛熊衛駐守代郡,竺亥獰輔之。”
宇文霸,王斐上前應道:“諾。”
“江雀,汪煜,滕輝你們三人率各自部曲,共九萬兵馬,在冀州十二郡給我剿匪。”
“讓各郡百姓提供線報,各郡縣大力支援,我要冀州匪患一清!”
江雀、汪煜、滕輝齊聲應道:“諾!”
沈今安目光嚴肅,繼續說道:“陳煜,你負責統籌糧草物資,確保各處駐軍及剿匪兵馬供應無缺。若有差池,唯你是問!”
陳煜拱手道:“主公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辱使命。”
沈今安微微點頭,又道:“郭瑾,你組織人手,清查各州郡戶籍,務必做到無一遺漏。凡有隱匿人口者,嚴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