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火雲洞探險(第3/4 頁)
迫不及待,拉起馨蘭的手就往那段巖壁跑去。
“拿這個捂著鼻子!”
當莫玉銘爬到洞口時便聞到了一股強烈的刺激性氣味,立刻意識到氣體有毒,便從袋中取出兩塊手帕,用水打溼後,分了一塊給馨蘭。
“玉銘哥真聰明,想得出這辦法來,果然沒味了!”
馨蘭在按照莫玉銘的方法將溼手帕綁在臉上遮住鼻孔後,便發現呼吸通暢多了,那難聞的氣味全被擋在了外面,不由地感嘆起來。
莫玉銘聽後輕輕一笑,也不解釋什麼。
這種最基本的自救常識,在地球上只要稍有一點經驗的人都懂。
只有在這種封閉的小空間長大的,沒有經歷過任何風險的小馨蘭才會感到新奇。
洞口光溜溜的,四壁上非常潮溼,到處掛滿了水珠。
由於洞口是斜著朝上的,光線可以直射進去,因此洞內並不是漆黑一片,站在洞口可以清楚地看到洞內很大一片地方。
從洞口進去兩三丈遠的時候,便分岔了,裡面連著幾個大小不等的石洞。
趁著天色尚早,洞內還沒到噴射毒氣的時間,莫玉銘便帶著馨蘭走進了洞口。
經過一番辨識打量後,莫玉銘選擇了中間一個比較大的岔洞走去。
這個岔洞比較乾燥,裡面沒有什麼難聞的氣味。
在進入洞口之前,莫玉銘早已從儲物袋中取出了一節有手指粗細的新鮮樹枝。
這可不是普通樹枝,而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植物。
它的整個枝幹除了堅硬的樹皮外,裡面是很稠的凍狀物,有些像地球上的蕨類植物。
不過它有一個很特殊的特性,那就是用它在物體上劃過後,便會留下一道粘液,經過一段時間乾燥後,會固化成一根很堅韌的絲狀物。
這個半透明的絲狀物還有一個特性,即經過光照後,會發出五彩的熒光,且很長時間都不會消失。
有了這個利器,莫玉銘根本不用擔心會在石洞內迷路。
這種不知名的植物是莫問老頭在向他介紹峽谷內的物種時無意間提到的。
因它抽出來的粘液在凝固後和絲線沒什麼區別,而且還能折射出五彩光線,莫玉銘便管它叫幻絲藤。
原本它在這兒只是一種很不起眼的灌木,但在莫玉銘手裡卻成了探險的必備之物。
除了做路標外,還能在應急時當繩索用,只要把它抽出拉長成細絲,等其凝固後,再將數根細絲編織纏繞在一起,便成了韌性極強的細繩,其強度比地球上的絲線要強上好幾倍。
洞裡已經沒了光線,莫玉銘便拿出兩顆熒光石,和馨蘭各拿一顆,藉著熒光石發出的光亮,一起摸索著朝洞穴深處走去。
跌跌撞撞地走過一條曲折狹長的巖洞後,出現在二人面前的是一個巨大的地宮。
手中閃亮的熒光石在漆黑一片的地宮中就像是兩顆掛在半空的星星,僅能照亮自己。
兩人藉著熒光僅能看清地宮近處的輪廓,根本看不清全貌。
好在熒光石並不是什麼稀罕之物,莫玉銘放在儲物袋中用來做備用的就有一大堆。
於是莫玉銘又拿出幾塊來,用從彩絲藤中抽出的綵線捆成兩根長條,把它做成發光棒,既實用又方便。
有了十幾顆熒光石發出的光亮,洞中的光亮明顯增強了許多。
近處的石洞輪廓已經非常清楚,遠處也能看出個大概來。
足有幾百丈方圓的地宮,地勢平坦空曠。在地宮的地面上,僅僅中部有並排聳立著的幾顆巨大的石筍,這幾顆石筍呈圓弧形分佈,彷彿是有人特意安置在那兒似的。
而穹頂卻掛滿了千奇百怪的鐘乳石,如蜂窩一般。
鐘乳石上佈滿水珠,在熒光的照射下發出多彩的晶光,炫麗異常。
地宮的四周參差斑駁,四壁上有無數的大小洞穴相連。
要不是兩人早有準備,想再找到原來的出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兩人來到地宮中心,在繞過一座巨型石筍後,驚奇地發現在這片石筍包圍的中央居然是一個月牙形的淺水潭。
水潭中的水清澈無比,潭底是一片平坦的金黃色砂岩。
在熒光的照射下,整個水潭就如一隻裝滿細膩沙金的盤子,富麗堂皇。
更奇的是在水潭的中央部分,密密麻麻地堆積著一片半透明的乳白色圓珠子。足有上千顆。和鴿卵般大小的圓球晶瑩剔透,就如軟玉琢成的玉菩提,球內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