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人生無常(第2/4 頁)
切都顯得如此平淡和單調。
他不禁思考,這樣的生活究竟是一種寧靜的幸福,還是一種無奈的束縛。他渴望著改變,卻又不知從何做起。
然而,想得到諸如油、鹽、醬、醋以及一些必須經過加工製作才能得到的調料和日用品就極為困難了。
就拿最普通也最不可或缺的鹽來說,這裡雖有鹽礦,想要獲得鹽,自己可以去挖,且想要多少都無人阻攔。
但問題是,挖來的鹽是混雜著許多雜質的鹽礦石,也就是這裡的人稱之為土鹽的東西,苦澀不堪。
若非身體必需,這裡的人沒人願意去親近它,更別說是將其當成能讓食物變得更美味的調料了。
這裡最好的食物是野果,雖然野果數量眾多,但並非所有野果都是甜甜蜜蜜的,又香又甜的野果少之又少,也就那麼幾種,偶爾打打牙祭還湊合,若要大量食用則遠遠不夠。
再說,天天把水果當飯吃,時間長了也會吃膩。更何況水果的產出是分季節的,不可能一年四季都有。
講到這裡,相信大多數聰明人一定能想到,這個大地溝中的人過的是怎樣的日子了。
因此,莫玉銘除了剛來到這裡的頭幾天感到有些驚喜外,接下來的日子就不太滿意了。
別的方面都還好,唯獨吃的太差。天天吃野果加沒有任何佐料的烤肉,都吃得反胃了。
這種原始人的生活讓莫玉銘鬱悶無比。他時常懷念曾經那個有著豐富美食選擇的世界,那裡有各種美味的調料可以讓食物變得豐富多彩。
而在這裡,一切都顯得如此簡陋和單調。他渴望著能有一些改變,讓自己的生活不再如此乏味。
但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大峽谷中,他又不知該如何去實現這些改變,只能無奈地繼續忍受著這不盡如人意的生活。
莫玉銘原來心中也頗為疑惑:為何這逸世谷的人都如此孤僻,喜歡獨處呢?他們都愛躲在自己的房間裡,十天半個月也不和大家碰一次面,聊聊天、談談心。
這個問題曾困擾了他許久,只是礙於現在的身份不好發問,怕別人把他當怪胎看待。畢竟一個歲數累計才個位數的小毛孩,關注這樣的問題確實有些太早了。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才慢慢了解了事實的真相。
原來莫問以及生活在瑞木谷、逸世谷的七十幾個人中,大都是從上面世界掉下來的。
只有少部分是在峽谷中土生土長的第二代或者第三代人。
雖然這個世界的人普遍壽命比較長,理論上一般有點玄功修為的人,只要不出意外活到一二百歲不成問題,即便那些沒有靈力的普通人,壽命長的也能勉強活到近百歲。
但在這個封閉的峽谷中,他們這群人的數量還是在持續減少。
原因很簡單,因為會從上面掉下來的一般都是有故事的人,他們的親人不可能也跟著一起掉下來,而且絕大多數外來人員是男性。
正因為這個特殊的原因,在這裡能夠組成家庭的機會很小。
沒有家庭的溫暖與牽掛,人們便漸漸習慣了獨來獨往,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與外界的交流也變得越來越少。
莫玉銘理解了他們的孤獨,卻也為這種封閉的生活狀態感到無奈。
他渴望能為這個地方帶來一些改變,讓人們重新找回生活的熱情與活力,但他也深知,這並非易事,需要時間和努力。
而且掉下來的人不一定都是玄功修為很高的人,即便存活了下來,也有不少被摔成了重傷,活不了幾年便去世了。
所以千百年來,這峽谷中始終無法繁榮起來。到莫玉銘為止,峽谷中總人口只有七十八人,而且九成九是單幹戶。
馨蘭是這群人中唯一的第四代,她的母親在四十三歲生下她時,因高齡難產等原因死去了,也同時代表最年輕的一個第三代女性的離去。
原來還有一個比馨蘭母親年紀小的第一代人。
那人就是馨蘭的父親,他是二十年前掉下來的,當時二十多歲。
這裡必須解釋一下,這裡所說的第一代指的是所有從上面掉下來的人,不分年限。而第二、三代所指的是在這個峽谷內所出生的人。
據說他原本是一位富家子弟,生性豪爽,喜歡交際各路朋友。
只要看的順眼,不管別人是什麼來路,有什麼背景,有什麼目的,都一概不管,全都坦誠相待,視為知己。
就因為他這種所謂的豪爽性格,最終害得他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