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第1/2 頁)
</dt>
&esp;&esp;這個點地鐵當然已經停了,但幸運的是這一整個晚上都沒有下雨,薄薄一層雲紗從深藍色的夜空中飄拂過去,映在江面上波光粼粼。
&esp;&esp;李信年用手機叫了車,看著螢幕上的游標一閃一閃地從遙遠的對岸向他們靠近過來。祝汐從站起來的那一刻就好像飛快地困倦起來,站在一起的時候都要李信年伸手從背後扶著:“別睡別睡,車馬上就到了。”
&esp;&esp;但是這樣就好像回到某個初始的場景——如果要深究的話,這一個晚上的很多反應當然都不該發生在它們所存在的場合裡。比起光影交錯中短暫的意亂神迷,從祝汐口中聽到關於“我家”這樣的內容,彷彿才是更深處一層冰面的碎裂。
&esp;&esp;李信年想起第一次把祝汐領回家的那個晚上,那天他們站在迷津的聲浪中間,他沒有想過彼此第二天的交集。
&esp;&esp;那種心如止水的平靜在此刻彷彿從高遠的天空中掠過,天階夜色涼如水,然而這一個夜晚漫長又短暫,他們是冷風中彼此取暖的火星。
&esp;&esp;-
&esp;&esp;祝汐說的小區也不遠,新城區建設集中在鹿淩江南岸的幾個地塊,上車之後刷了兩條群訊息就到了。那幫人回去之後還很有精神進行反覆八卦,然而短短十來分鐘,小朋友居然已經困到不辨日月。
&esp;&esp;李信年湊近叫了好幾聲,終於把人弄起來。結掉車費後費勁地拖著腳步下車找到對應的樓棟和門牌號,密碼鎖按了好幾次,一道流光在指尖下面來來回回。
&esp;&esp;就是這裡。
&esp;&esp;祝汐低頭從玄關的櫃子裡撥出一雙拖鞋,又找了找,抬頭問他:“你要穿我的嗎?”
&esp;&esp;算了,我不穿也可以。
&esp;&esp;李信年放開扶著祝汐後背的手,想了想,稍微環顧了一下面前的這個空間。
&esp;&esp;確實如小朋友所說,看得出主人並不常來。除了空空蕩蕩的鞋櫃之外,放在玄關置物臺上的東西也都很整潔。
&esp;&esp;至於戶型則是可以看見江景的平層,站在門口就一覽無餘。
&esp;&esp;客廳燈光下是簡潔的灰色布藝沙發,黑色玻璃面的長方形茶几,因為樓層高的關係,幾乎聽不到外面繁華街市的人聲,越過陽臺的窗戶就已經是深遠的夜色。
&esp;&esp;落地窗前的紗簾拉開了一條縫,可以想象白天的簡潔明亮。
&esp;&esp;但相比之下還有什麼東西。那種叫什麼,清冷嗎?這一天實在是折騰得太晚,李信年也終於撐不住,用最後的意念堅持著草草洗漱了一下,之後幾乎是沾床就睡下了,第二天在主臥的一堆被褥中間醒過來,那種衝擊的感覺才延遲地傳遞到大腦裡。
&esp;&esp;甚至連透過窗戶的光線都好像是冷淡高階的。
&esp;&esp;李信年抹了一把眼睛坐起來,發現祝汐已經起床了,他把窗簾拉開,走出臥室發現另一邊是半開放的廚房,兩個人隔著島臺打了個照面:“早。”
&esp;&esp;早。
&esp;&esp;意外的是桌上還有早餐。
&esp;&esp;藍莓酸奶碗配吐司麵包。李信年看了一眼流理臺,大理石面板乾淨得好像從來沒有人用過,門口的垃圾桶裡丟著速配超市的包裝袋。只有靠窗的角落放了一臺家用咖啡機。
&esp;&esp;喔——
&esp;&esp;可能是經過幾個小時睡眠的空白,這個時候就有點續不上昨晚的情緒,李信年在原地站了一會兒,居然難得有一絲說不太清的尷尬順著後背冒出來。
&esp;&esp;雖然說遇到什麼前男友完全是意外,但自己應該也,不算是趁人之危?
&esp;&esp;祝汐背對著他在給咖啡加奶,動作看起來倒是不生疏。李信年猶豫了半天應不應該自己先吃。要裝作無事發生嗎,哪個選項看起來比較自然。
&esp;&esp;但是流浪貓都已經給摸給抱,很明顯就應該帶回家才是正確結局啊。
&esp;&esp;思路一旦開了這樣的頭就很容易地跑偏,有的沒的都冒出來,最後轉了一圈終於又回到原點:什麼都想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