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青史留名(第1/2 頁)
知青們七嘴八舌地解釋,好歹讓蘇母的心裡好受了些。
即便被陳應雄強迫著接下了任務,但知青們中還是有明事理的。
氣氛還算融洽時,劉祁陰陽怪氣地,“好聽話誰不會說,你們還是留個心眼吧。”
“蘇家什麼狀況你們不知道,哪裡有多餘的人來幫忙收麥子?現在答應得好好的,說不定後續人影都看不見一個。”
“還是說蘇家要自掏腰包請人幫忙?”
蘇嬌嬌眼神冰涼,“具體怎麼做我們還沒想好。”
“不過劉知青,你還是先管好自己吧,上次用考題作弊的事情這麼快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劉祁定定地看了蘇嬌嬌兩秒,皮笑肉不笑的,“那好,我就等著看你們怎麼解決收割的問題。”
“倘若完不成任務,我就算不要知青的名聲,也要站出來作證,蘇家人偷懶怠工,耽誤秋收進度。”
然後揚長而去。
剩下的知青們面面相覷,劉祁的話雖然難聽,但說的也是事實,知青們心裡也不禁開始揣摩,蘇家人到底準備如何做。
一群人各懷心思地分開了。
蘇家幾人回到自家田裡。
蘇母顧不上吃飯,“我得趕緊回家跟你們爸商量這事,秋收時間緊任務重,如果要請人幫忙,今天就定下來,請幾個人,去哪裡請,大概的花銷也要捋一捋。”
至於錢,自然是蘇家出了。
蘇青跟霜打的茄子似的,不死心地問,“真要我們出錢請人啊?”
蘇嬌嬌分析了下,“按照往日價格,做工一日的價格差不多五毛,但現在正是農忙時候,市面普遍漲價要八毛。”
“秋收還要持續半個月左右。”
蘇蓮花聽後,迅速地在心裡計算總價,還沒算清楚,陸承延已經開口,“請一個人要十二塊。”
不是個小數目。
價格上可以談,但最低應該要十塊左右。
蘇嬌嬌詫異地看了眼陸承延,他竟然算得如此快。
蘇母心裡有了譜,便徑直要往家裡去。
蘇嬌嬌出聲阻止,“媽,我有一個想法。”
蘇母回頭,耐著性子問,“怎麼了?”
並沒有對自己的女兒抱有多大的期望,畢竟蘇嬌嬌對農活算得上一竅不通。
蘇嬌嬌回憶起上輩子在報紙上看到的新聞,某地研發出一款小麥收割機,一天能收10畝地。
而一個青壯勞動力一天只能收一畝左右。
蘇嬌嬌當時看了好幾遍收割機的圖片,還懷疑來著,那麼小小一個機器能有這麼厲害?
現在她想試一試,於是便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聽人說,有一種收割機,能大大提高收割效率,我們可以找人做一個。”
此話一出,蘇家幾人都有些懵。
“什麼收割機?”
但蘇嬌嬌不瞭解具體制作方法,只說得出一個大概,“有發動機,十分鋒利的刀片,人只要握住手柄,機器從麥子根部掃過去,就能輕鬆割下麥子。”
在場人從沒聽過這種東西。
蘇青很是好奇,“你說的發動機是想拖拉機裡面的那種?”
蘇嬌嬌點頭,“對,就是那樣的。”
蘇青撓了撓頭,“你說的這個可能是可以實現的。”
“但我們現在時間緊,有沒有圖紙,更沒有專業的人,二姐,你這個想法有點天真。”
蘇嬌嬌明白蘇青說的是對的,也開始猶豫起來。
蘇母一錘定音,“好了,就算真能把機器做出來,也是不少的錢,說不定比請人更貴。”
蘇母走了,蘇嬌嬌給大家分碗筷,一頓飯吃得十分沉默。
吃完後,蘇蓮花和蘇青繼續收麥子,蘇嬌嬌收拾碗筷的時候,陸承延過來了,“你記得收割機大概長什麼樣嗎?”
蘇嬌嬌仔細想了想,點頭。
“外觀記得比較清楚,但不知道里面的結構。”
當時各大報紙爭相報道,周圍的人也經常談起這個話題,說收個屁如何厲害。
蘇嬌嬌跟著聽了不少。
陸承延讓她等一會兒,不知從哪拿來紙筆,讓蘇嬌嬌把她看到的收割機畫下來。
蘇嬌嬌坐在田坎上,握著筆,突然覺得荒謬。
她只是隨口一說,陸承延竟然也敢相信。
蘇嬌嬌抬頭,陸承延就站在她面前,替她擋住刺眼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