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善者不來,來者不善(第1/2 頁)
閬九川在外面浪的時候,開平侯府卻是來了齊家的人,直言讓閬閬九川出來相見。
齊家,那是玄族榮家的姻親,閬正平一聽說來的人是這樣來路,而且不同之前來府的趙崑和沈青河的溫和,而是殺氣騰騰,便知來者不善。
在面見那齊家來人時,閬正平先私下去找閬九川,打算問問,在外是怎麼招惹了齊家這樣的雞犬,導致人家來找茬了。
結果,人呢?
人溜了出去。
閬正平和得知了訊息趕過來的崔氏面面相覷,他看崔氏的臉色陰沉得滴水,想了想,便替閬九川開脫,道:“她出去之前和我請示了的。”
崔氏冷漠地道:“大哥不用替她遮掩,我早知她不是個安分的。”
閬正平道:“你也別這麼說,咱們家的孩子都是好的,她就是自小離家不曾和家人相處,才反骨了些。”
崔氏轉身,道:“且看看齊家怎麼說。”
兩人一前一後往前院走去,閬正平也打發人去讓範氏找昨日接送閬九川出門的車伕問話。
長房的閬採昭拉著三房的老十三閬採明就盪到這裡,聽到這話,都跑了。
不得了了,閬九那村姑又惹出禍事來了。
齊家來的人是齊家的少奶奶張氏,齊夫人身邊的心腹廖嬤嬤,以及一個管事,幾人或坐或站的在花廳裡,目露不善。
一身素服的吳氏看著那相貌出眾卻趾高氣揚的張氏,心中不屑,臉上卻是陪著笑。
不過是六品小將的千金,在京圈是聽都不曾聽過的,嫁給齊家後,不曾想齊家大小姐一飛沖天,雞犬也跟著昇天了。
平日聚會,這位齊少奶奶就敢當著眾人對著三品大員的嫡女評頭論足,言語裡多有諷刺,險些逼得對方跳河。
張氏潑辣,那得了榮封的貴陽縣主更是刁蠻跋扈,齊家沒一個好相處的,到處得罪人,大家不過礙於他們是那榮家的姻親,才忍著。
瞧瞧,就連他們家的僕從都能鼻孔朝天。
咔。
素青的綠菊薄瓷杯被重重地擱放在桌面上,脆響打斷了吳氏的深思。
吳氏看過去,卻見張氏陰著冷臉,冷冰冰地問:“還要等多久?我倒不知貴府的小姐比起榮家的姑娘們還要難請,可是需要我等客人三催四請才能請來?”
一句話,就諷刺了閬家教養,又彰顯了自己和榮家的關係。
“三催四請倒不至於,只是我侯府教養,前往別府作客,都先投拜帖,而非貿然上門,以便主人作準備。同理,面見客人,也需梳妝打扮。”
崔氏的聲音自門口響起。
吳氏鬆了一口氣,看向她身後,空蕩蕩,沒閬九的身影,頓時又洩了氣。
張氏扭頭,見崔氏梳著低矮的髮髻,身穿一身藏青繡不斷頭紋的素服,渾身上下,只有髮髻的一支白玉簪簪發,並不見其餘的配飾,一張臉倒是面若寒霜,不帶半點笑容,顯得特別嚴苛。
一個人的氣勢,不必華服珠飾來彰顯,而是其人的氣質,以及眉目間的那股子清傲。
出身真正的世家崔氏,英雄的遺孀,身負正四品封號,她便是個寡婦,也不容人輕視。
饒是張氏見了她,也自覺矮了一層,有一瞬的心虛感,收斂了些許蠻氣。
但很快的,她又挺直了腰背,一個寡婦而已,自家大姑奶奶可是玄族榮家的少夫人。
崔氏走進來,淡淡地看向張氏和她身後站著的僕從,道:“齊家的教養,見人不行禮?還是我這個天家親封的四品誥命不值爾等一提?”
此話一出,張氏等人就變了臉,騰地站了起來。
這個罪名,他們可不敢擔,齊家是玄族姻親不假,但在皇族,在天家眼裡,才是那個不值一提的。
畢竟這個世道,還是皇權當道的,而這個姓澹臺的皇族,亦是玄族之一。
當朝國師,便是皇族中人。
張氏等人囂張慣了,此時憋屈,氣得心口起伏,不甘不願地向崔氏屈膝一禮。
吳氏見狀垂眸,拿了帕子摁了摁嘴角,遮住那略微上揚的痕跡。
還得是二嬸孃,管你是不是玄族姻親,她就敢硬剛,先把主場控在手裡再論。
崔氏坐了下來,看著張氏道:“我家九娘身子骨弱,此時正在受府醫診治行針,不知齊少夫人前來尋她,所為何事?”
張氏冷哼一聲,道:“她對我家四妹妹出言不遜,口出詛咒惡言,如今我四妹妹受了大驚嚇,躺在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