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淅川府的七珞篇七(第1/1 頁)
千遍答不出,才來問的。”
“小友答不出,我便答不出。”陳襄回到。
趙元青再嘆氣:“你總喊我小友,我剛和一個朋友說再見,你這聲小友總讓我心裡不舒服。而且你這老頭忒狡猾,總是用問題答問題,這樣可不好。我知你們滄州人都十分有風骨,不畏死亡。我只是不想把話說的很明白。”
她再問,更像一句嘆息了:“你是王景昱的師父,我只能來找你了,來說說你們本來的計劃吧。”
陳襄並不意外,輕撫著鬍子微笑:“斯人已逝,小友又何必介懷。”
趙元青沉默一下,同他講到:“我下一站是牧野,你猜猜我會去找誰?”
陳襄摸鬍子的手停住,他放下了手。
屋內一片寂靜,只有慘白的月光灑落半扇屏風。
二人良久都沒再開口,最後陳襄先開口,先開口其實就意味著輸了,但他不能賭。
陳襄道:“小友可知,這九州如今的情況?”
“你講便是。”
“五百年前修者崛起,首屈一指的便是張垂雲,前朝大宏風雨中苦苦飄搖近百年,改朝換代為如今的大魏,大魏的開國皇帝,是張垂雲扶持的傀儡皇帝。大魏把九州近半分給了垂雲宗。然後張垂雲死了,天下再次大亂。隨後另兩大門派崛起獨立,蔚柳從垂雲宗手中拿走幽州,從大魏手裡分得禹州。分花從大魏手中要了淮州,從垂雲宗手裡要了江州。皇權進一步式微,皇帝每年要給三大門派覲見納貢。九州自此尚武,天下讀書人惶惶不可終日,因沒有武學天賦,只能一條路走到黑。”
“直到上一個皇帝,魏清帝,機緣巧合下踏入琅嬛境。他功法奇特,並非以武入境,卻神鬼不侵,百毒和武器均不能入體,有天道護佑。他活了一百多歲,死在大義上。隨後慕容,公孫兩大世家崛起,風雨中穩住了大魏和滄州,立了個新皇帝,說是魏清帝的子嗣。那位和王景昱都是我的門生。慕容家要石靈骨,我也想要,我想給我那十二歲還不能識字的徒弟換上,以盼他能拯救大魏。吾徒同吾道相同。他便以身入局。”
“小翠如小兒持金過鬧市,焉有活路?不必去怪誰,石靈骨已經沒用了,我也年邁,無力再佑護少帝,天不佑大魏,也不佑吾徒,如今世家野望更深,願與修者們做交易換取世代的鼎立,風骨……哪有什麼風骨?”
“景昱是自願換的,他心善,同小翠相處久了,與我道心相左,覺得靠石靈骨救大魏是無稽之談,不忍再騙小翠,乾脆瞞了她,放她自由,給她庇護。”
“小友,等你活得久了,你就知道,這世道人人都是惡人,人人也都是好人,誰在這世上行走,身上都揹負良多,對得起這個,就得對不起那個。”
趙元青打斷了他的慷慨激昂起身:“好了,我不喜歡你的答案,我要走了。你不記得小翠的名字了,對嗎?你不過就是滄州的大儒,只有些在滄州活著的智慧,在我看來,你還不如你徒弟,我不會再來了。你休息吧。”
陳襄聽了這話也不氣,四十載朝堂生涯,太多詆譭和謾罵了。他喊住往外走的她:“小友覺得我錯了?”
她已走到門口,停了步聲音困惑而不悅:“我剛從鄉下過來,很多事情不懂,我心裡覺得你說的不對,不過我會再問別人的,問完了也不會告訴你。老頭,你到尾一事無成,空留名聲。”
開門,月已西沉,冷風一吹,趙元青沒再聽他說什麼,足尖踏上欄杆,躍上屋簷,輕飛出了陳府。
——她得連夜回去收拾行李,城門一開就走。不然萬一這老頭報官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