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淅川府的七珞篇十四(第1/1 頁)
,她還講到了他們在滄州過年,那兩顆最後枯萎的蘭花,王信達,許許多多,最後時而叫小圓姐,時而叫小翠,時而稱我,時而稱大翠。
燕椿和就在旁邊聽著,不時給她倒酒潤喉,她都一一飲下。
然後她問了他同樣的問題:
從大翠遇見小翠之後,有沒有什麼大翠沒注意到的地方可以救小翠一命?
小翠從十三歲之後,怎麼做才能有活路?
她其實已經失望很多次了,她覺得可能要很久,久到一兩百歲後才會得到答案,但她等得起,她不會忘記。
但燕椿和略微思索就開了口:“小翠的死,可以再講清楚一些嗎?”
她又把她記得的全都講了一遍。
“我若回答的你不滿意,你不會像在桓城一樣,掉頭就跑吧?”燕椿和又問。
趙元青一頓:“……不會。答應陪你說話的。”
“那你能看著我嗎?”
她又捏緊了袖子裡的東西,艱難轉頭看著他淡茶色的眼睛。
就在剛剛趙元青望著夜空說話時,他已經坐起身,桌子不知道何時挪到了一旁,挨著趙元青,腳也靠在趙元青的後背,他們之間僅隔了一條被子。
趙元青堅強的沒有後退,直視他。
“我乾脆還是叫陳小圓吧,陳小圓的鬱證,你知道嗎?”
“她遇見你時你那時做了正確的事。不然她在富水時就死了。”
“她去桓城的經歷從未同你說過,應該是她交換些什麼留了條殘命回來尋你。但不僅是隻為尋你。別把自己在別人的生命中想的太重要。你可能在糾結那時為何你不在,但你不可能永遠留在陳小圓身邊,因此,你的第一條問題,我的回答是不要揹負著別人的命運去過自己的生活。她有她自己的選擇,我相信陳小圓不會怪你。”
“再說第二個問題,你和陳襄都覺得陳小圓沒活路,小兒抱金過鬧市,她沒辦法守住自己天生的寶物。但我覺得陳小圓自救的方式很多,她心不夠狠,不夠敢想。但這不怪她。滄州培養了億萬個像陳小圓這樣柔順的女子,他們限制著女子們的眼界,發展,遏制住她們的喉嚨,逼迫她們短視,圈養在一個個小小的院子裡。陳小圓一輩子都在桓城和富水兩個地方打轉。來到淅川時,你們在岑河邊的對話,她應該是已經明白了,或者更早明白的亦未可知。”
“因此,她才決定用弒父來作為對陳小圓這個人的人生的最高敬禮。這意味她終於走出了滄州。她會覺得遺憾,但她不會後悔。”
趙元青聽完他說的話,愣愣地看著城南,她像是在看景色,可又像是在遙望葬在城外的女子。:“是……是這樣嗎?可為什麼我總會想起她,總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
燕椿和朝她溫柔一笑,那笑容中好像帶著神性,慈悲,柔和,憐憫,喜愛。他想碰碰她,趙元青還沒回神,於是伸手搭上了趙元青放在墊子上的手背,趙元青的手骨修長,骨節粗糙,但此刻他卻覺得心中妥帖,如同被泡了熱水般。
他說道:
“元青,因為你對自己要求太高了,高到足以壓抑自己人性中的惡,包容他人人性中的惡。你擁有很多很美好的品質,但實際獲得的太少了,你很孤單。”
然後他又把手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