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十大忠臣(四)(第1/2 頁)
【公元636年,長孫皇后去世,入葬昭陵。
李世民對她十分想念。
為了緩解思念,便在宮中得見了層觀,每天都眺望妻子的陵墓,還讓大臣陪同悼念。
有一次李世民讓魏徵陪同,指著昭陵的方向問魏徵看清了沒有。
魏徵說自己老眼昏花看不見了。
李世民說怎麼能看不見,那是昭陵啊。
魏徵說以為陛下望的是唐高祖的陵墓。
李世民聽了,也明白了魏徵的意思,於是下令拆除了層觀。】
大唐時空,此刻的天幕下鴉雀無聲。
就連魏徵剛剛一拳八十的聲音都停了下來。
李世民望著天空,愁容滿面。
公元636年?貞觀十年?
那豈不是說,觀音婢沒有幾年了?
怎麼會?
她還如此年輕啊?
感受著手掌傳來的溫度,李世民望向身邊的長孫皇后。
“觀音婢,你放心,朕不會讓你這麼不明不白去世的。”
“陛下,生死有命,如今知道了自己的時辰,應當過得更灑脫一些才是。”
灑脫?灑脫你妹啊?
你若是走了,留我一個算是怎麼回事?
留下來的那個人,才是最傷心的那個人。
李世民不語,希望能從這天幕上找到拯救觀音婢的辦法。
【638年,太子李承乾的嫡子李厥出生,李世民讓五品以上的官員去東宮舉行party。
李世民對著侍臣說:“貞觀之前,跟著自己平定天下的人裡面,屬房玄齡最能噴,貞觀之後就屬魏徵最能噴,縱觀這古代的名臣,也沒幾個超過他們的了。”
於是解下了佩刀,贈給了二人。
公元639年,魏徵撰寫了《十漸不克終疏》,被李世民當做律己神器。
後來,太子李承乾不怎麼給力,魏王李泰的寵愛一天天增長。
朝廷內外都有些疑慮,李世民說當今朝廷中最忠誠的人不過魏徵,我派魏徵來輔佐皇太子,你們可以少說兩句了嗎?
魏徵以自己有病推辭,李世民卻說漢朝的太子有四老輔佐,我現在依靠你,也是一樣,就是患病了,也能保全太子。
於是加封魏徵為太子太師,杜絕了朝廷內外的言論。
只可惜,魏徵的病情越來越嚴重了。
公元643年,六十四歲的魏徵病重,將不久於世。
李世民到魏徵家中探視,交談良久,方才回宮。
後來,李世民帶著太子李承乾和嫡女衡山公主來魏徵家中,將衡山公主許配給魏徵的長子魏叔玉。
只是如今的魏徵,身體已經虛弱到無法起身謝恩了。
不久後,李世民忽然在夢裡夢到了魏徵,就跟從前一樣。
他們在遼闊的草原上奔跑,那時的時光是那麼平靜而悠揚。
一覺醒來,卻得知了魏徵去世的訊息。
李世民親自參加喪禮,痛哭流涕,並停朝五天。
追贈魏徵為司空,相州都督,賜諡號“文貞”。
而後,也被李世民列入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當中,位列第四。】
看著魏徵的生平,天幕下的無數人都感嘆其忠誠。
不過有一說一,魏徵這麼直還能活這麼久,得虧是遇到了李世民這樣的千古明君。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魏徵的成就不是他個人的,李世民應該也有一份功勞,若是沒有遇到李世民這樣的千古明君,魏徵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其實魏徵也會變通的,你仔細想想,魏徵之前跟了那麼多的老闆,直到遇到李世民才頭鐵硬懟,說明他個人還是很懂人情世故的。】
李世民:好好好,就罵我罵的最恨是吧。
【不過李世民確實厲害的,魏徵好幾次怒懟李世民讓李世民想殺他,但最後都忍住了。】
【魏徵:誰敢斬我?】
【魏徵還有長孫皇后保駕護航呢,要不然差點就被砍了,只能說大唐就是大唐,君臣和睦。】
【據說李世民當初想玩個鳥,被魏徵看到了,故意跟他說了半天話,結果鳥在李世民的袖子裡被捂死了。】
【大唐第一諫官了,也是比較厲害的噴子之一。】